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被忽悠过,区别只在于,有些人被忽悠的次数越来越少,而有些人持续不断地被忽悠。
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惨烈的例子。
妈妈跟我说,我是被拉出来的,我信了22年。
广告说,这个面膜可以祛斑祛痘美白抗衰老,我信了,结果差点烂脸。
群主说,我教你互联网时代的赚钱法子,我巴巴地去了,幸好半路上被我爸截了。
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同时也发生在许多人的身上。
我们总是人云亦云,像个虔诚的教徒,追逐着那些似是而非的真理。当爆出了某明星的黑料,当舆论一边倒,我们总是一猛子扎进去慷慨激昂地开始喷。
我们又像是墙头草,当另一方拿出了更多证据,我们立刻又投靠另一方,毫不拖泥带水。
当我们看到两种言之凿凿、完全对立的言论,我们路转粉,又粉转黑,接着黑转路,最后完全懵逼。
为什么信息越多,我们反而变得越茫然?为什么知道的好像很多,却依然被忽悠了一次又一次?
我们从小做任何问题都有确定答案,我们习惯了拿来主义,然而进入社会后,没有人可以给我们正确答案了,我们面对的是时刻想要影响我们的信息流,为了不被冲刷走,我们需要的是批判性思维,让我们不再盲从,而是能够自己去分析和判断。
为什么你成为了信息大爆炸的炮灰?因为你不懂批判性思维!
为什么你成为了信息大爆炸的炮灰?因为你不懂批判性思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1、海绵式和淘金式
对于信息我们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海绵式顾名思义,就是快速吸收,这种方法最简便省力,但始终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我们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然而我们用九年疯狂吸收的知识有多少是在未来可以御用到,有多少在十年后我们还能记得起来。海绵式吸收的是水,稍微一挤,就会流逝,即使你记性超越常人,那也只是沙子,没有一个架构把它凝聚起来,就永远是散的。
淘金式就是要在这些沙子中淘出金子,它是与知识互动,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逻辑的重新推演,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正确观点,这就是我们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地基,你的地基越深越牢,你的知识大厦就会越高越稳。
学渣和学霸的区别就是,学渣要死记硬背所有的公式,学霸只需要记住一个底层公式,就可以推演出其他公式。
而让我们能像学霸一样在沙中淘金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它要求我们对知识始终保持探求精神,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客观地去判断其所以然的正确性。
2、批判性精神
"批判"二字可能会误导人们,批判性思维就是去质疑一切,去杠精,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最后什么结论都得不到。我们确实需要有质疑精神,但我们的目的是求真,不是为了杠而杠。
也有人批判单纯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立场,你确实可以通过这样做制造出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假象,但最终结局会是自欺欺人、故步自封。
批判性的精神是批判性思维的先决条件,始终记住我们的目的是求真。如果没有求真的态度,那即使学会了批判性思维,也是无用。
为什么你成为了信息大爆炸的炮灰?因为你不懂批判性思维!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
这就进入正题。
1、结论
当我们要理解一段话、一篇文章、一本书,首先要找到作者的结论,也可以叫做主旨或是观点。结论通常是放在开头或者结尾,小学里我们都学过,这里就不多提了。
然后我们要找到论据
结论也分有无价值,有价值的结论会有强有力的论据作为支撑。
例如:我以前买面膜,是因为面膜的广告,广告中明星皮肤光洁无暇,广告词说美白滋润,你值得拥有。结论是这款面膜可以让你的皮肤美白滋润,但是广告中的明星客观上来说并不能成为证明这个结论的理由,因为明星汇化妆,她露出的皮肤不是素颜,还经过了美颜,这位明星也未必用过这款面膜,这种广告就是给观众一种错觉而已,结论毫无价值,是商家一厢情愿的纯观点。
相反,当我拿到一款面膜完整的成分表后,看到其中包含足够的美白成分,这时候该面膜具有美白效果,才是有价值的结论。
2、警惕带歧义的关键词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个词语常常包含多种意思,在交流的时候,我们对于一个抽象的概念词语,不同的人可能理解完全不一样。
我看过最大的一场骂战发生在女权者之间,他们吵到最后,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我发现,他们对女权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有些人觉得女权是女性权益,有些人觉得是女性权利,而女性该有哪些权益和权利,大家的看法也都不一样。
如果对于论题中关键词的定义无法保持一致,我们就无法做到同屏到的推理验证和互相理解。
因此,对于论题、论据、结论中抽象的关键词,请保持警惕。如果你买一盒安眠药,药店说非常有效,请对"有效"提出问题,"有效"是能让你5分钟后就陷入睡眠,还是半个小时后让你打个哈欠?
3、价值观冲突
从论据到结论的论证过程中往往隐藏着持论者的价值观假设。
"二胎政策"开放以后,冒出不少声音。其中一种声音是这样说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和经济都影响非常大。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女性都应该多生孩子,丁克可耻。"这个言论中,隐藏的假设是国家的发展比个人的意愿更重要,说深一点,其价值观是集体权益大于个人权益。
这两种价值观似乎都没错,大多数时候,这两种价值观是同时存于我们脑中。但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这两种价值观就会产生冲突,并分出高下,这就是价值观冲突。
了解价值观假设,从论据到结论的整个逻辑链才算是完整。
4、论据的效力
当我们看到某一个结论,第一个问题就会是为什么?持论者会丢出各种理由,并期望我们把它看作事实,那这种事实是否靠谱呢。
通常有效论据分为三种:
1)无可置疑的常识:例如举重可以锻炼肌肉。
2)由正确的推论得出的结论:例如1+1=2,所以2-1=1
3)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证实。这里的证据主要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权威或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
前两种论据可信度最高,而最后一种,则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在这些证据中,你可能觉得最不靠谱的就是直觉了,确实如此,直觉大多数时候没什么逻辑可言,可是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警察来说,往往能通过直觉发现一些不对劲,从而提早避开危险。虽然直觉的可信度是最低的,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方向。
可信度最高的是研究报告,但研究中的变量太多,研究员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期望而忽略一些变量或错误归因导致结论未必准确。说到这里你可能有点崩溃,没关系,那种被多次验证的研究,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为什么你成为了信息大爆炸的炮灰?因为你不懂批判性思维!证据是否有效,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评判:
1).有没有替代原因:
《倾城之恋》中,四奶奶挤兑流苏是这么说的:"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新。 "
四奶奶虽然是胡扯,但是将一先一后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却是我们普遍的习惯,但通常导致一件事情的因素是复杂的,即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也未必是因果关系。
2).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通常能给出一大波数据的结论总是更加让人信服,但是数据也是具有欺骗性的。
第一,数据的收集者可能具有一定的偏向性,他可能只收集了对自己有力的数据,而忽略那些不利的数据。
第二,很多数据无法收集。例如同性恋者占全国人口的10%,可是有些同性恋可能会隐瞒自己的身份,偏远地区的数据可能根本无法收集,爆出这个数据的人可能只是在胡编乱造。
3).有什么重要信息被遗漏
我妈劝我相亲的时候,给我举了许多婚姻幸福的例子,但是我没有上钩,因为我清楚知道她故意遗漏的重要信息——也有很多人草草结婚过得并不幸福。
有时候证据可能是可靠地,但是并不全面,重要信息的隐瞒或遗漏可能就会扭转整个句意。
5、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的种类非常非常多,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人身攻击谬误:
他不是个好东西,作风不检点,他说的话都是狗屁。
典型通过否定一个人的品格从而否定这个人所有的言论。举个例子你就知道这个逻辑有多可笑。
一位学者被爆出性侵丑闻,然后他书籍的销量一落千丈,读者到底是买他这个人,还是买他的知识?
与之恰好相反的,就是晕轮效应,这个人好,因此他说什么都对。有时候还会被情侣或者孩子发展成——他爱我,所以他说的都是为了我好。
6、滑坡谬误:
这次《奇葩说》17期傅首尔的言论中就有滑坡谬误,她认为所有的知识在人的大脑中可以一秒共享的话,那坏人将利用知识毁灭世界。
这就是典型地假设采取某个措施后,推演出一系列不可控的假设。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故意忽略了其他的影响因素。
结果被陈铭老师分分钟炮轰——如果知识会被人利用做坏事,那核弹这么危险,是不是核博士教育就不要开展了,是不是人们入学都需要做道德测试,如果因为知识会被坏人利用就认为知识是错的,那是不是应该抹杀所有人的知识?
当然这只是抛砖引玉,只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之后我也会尽量写一篇文章列出所有逻辑谬误,到时候分享给大家。虽然知道了底层逻辑也就没必要一个个去了解逻辑谬误,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一些典型的逻辑谬误有助于我们更快进入批判性思维的模式。
为什么你成为了信息大爆炸的炮灰?因为你不懂批判性思维!提问清单
最后,别忘了《学会提问》这本书的名字,如果要在生活中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利用起来,我们可以通过一张提问清单对论据和结论进行拆解和检验。
1、结论是什么?
2、论据是什么?
3、关键词是什么,表述的够具体吗?对此的理解一致吗?
4、论据对结论确实有利吗?
5、如果论据成立,需要相信什么,该论据才能支撑结论,从而找出隐藏的假设。
6、有没有带强烈情感的词语,如果有,请警惕。
7、这个论据是否需要依靠其他论据加以证实?
8、为什么要相信这个论据是完全可靠的?9、论据从哪里来?我怎么确定它是真的?
10、持论者和该结论有无利益相关?
11、如果站在对立面,会得出哪些结论?会有哪些论据?
最后,希望我们都不再是信息大爆炸中的炮灰,而是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知识共享的既得利益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