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记忆中的冲动》

作者: 阅感沧桑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21:06 被阅读7次

    2019年8月5日,凌晨6点听完无戒大师的第一节“写作”课,课后一刻,陷入沉思,我不知道自己在“写作”,还是在“涂鸦文字”,只是这几年,稀里糊涂地划拉了一些文字。

    记忆中最早撩拨文字,应该是几年前了。那会儿,父亲已是大病之后,每年必须进行的调理生息,我亦不知觉陪护了多少年。

    在医院陪护过程中,见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对于生命,已然恐惧而敬畏。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难的,最煎熬的,是无法排遣寂寞和可以算计的等待时光,没有经历过的人,或许无法细细体会。

    眼睛必须盯着输液袋,时刻关注液量的变化,以及随时细心观察输液进入人体的不良反应,这些其实还不是最累人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精神上的极度疲劳,找不到可以推托的理由,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

    唯一感到庆幸的是,还有曾经不被遗忘的阅读方式:书籍!它消除你的疲劳,让你暂缓压力。可惜,医院并非最佳阅读场所:医疗设备嘈杂的声音,病房走廊匆忙来返的脚步,生命最后的挽救,还有那些听得懂的,无可奈何的哀声叹息……

    这儿遇见的人,不是医生护士,就是病人和家属,还有忙不跌的护工的身影。

    毕竟,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辛苦奔波。

    护工也一样如是,他们需要配合医生仔细察看检查项目,推送病人奔忙于各检查科室;而家属则老实巴交地乖乖跟在他们身后,准备随时帮忙。这期间,你不可能把书籍随身携带,只能委屈“它们”暂时屈身在病房床头柜抽屉。

    他们说医院,虽然是治愈病痛,消除病毒的地方,但同时亦然也是一个空气中充斥细菌的地方。抽屉,经过太多病人使用,绝非是干净的藏书之所。

    其实更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随时有被借阅的可能,面对人来人往,今天还住在这儿,明日不知所踪的病人,虽然有些无奈,你依然必须保持挂在脸上的伪面具“善良和自以为放下的微笑”。

    这些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是无法忍受,却又无可奈何不得不接受的唯一途径。

    记不得哪个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你无法选择可以改变的生活方式,那么,只能另行他法自主接受,适应生活强加给你的压力。

    也许是从前参杂的阅读方式,包含了手机阅读(您可以不花费货币形式,购买一些想要阅读的书籍,虽然可能不是正版,但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的错别字句),因此有些时候,我们会从手机里寻阅美文。

    无意识间,有那么几回阅览了“简书”平台上的美文,这里有太多的优秀作者,比如“无戒大师”,比如“彭小六”,比如“韩大爷”……他们的优秀文字,让我热血膨胀,找寻回来一些曾经以为被遗忘的“青春”。

    久而久之,有了一个“胆大妄为”的想法,凭借“简书”门槛不高的网络平台,或许自己也可以尝试“手机抒发文字”。尽管可能远不及他们的优秀,但至少是自己曾经怀念而迷恋的,不会给自己留下惶恐的遗憾。

    手机,作为现代化社会最为普通的通讯工具之一,正不断地演化拓展出“电子钱包”功能。大抵上,只要懂得充分地善用手机功能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把玩手机。

    他们知道该如何下载相应的软件,作相应的用途,知道该怎样手机支付,因此他们几乎不会带着现金钞票满天飞,更不愿意自己的手机离开视线之外。

    而那些常在医院里忙活的病人和家属,手机是他们联系的首要工具,除了打电话,他们也会逐步适应需求,尝试着使用手机支付,慢慢地步入“身无分文”的时代。

    手机在“随时记录者”的手中,却不仅仅是通讯工具,也被视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有了重要的事情,亦或是灵感,必然会随时记录。

    手机在“写作创文者”手中,尤为明显。他们在有了创作的思想的冲动后,自然会无法抑制,内心涌动的记录行为。

    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每个人都似乎被手机“捆绑”,每个人都很无奈,但每个人适应能力似乎都很强。

    只是对于“写作者”来说,哪怕找对了正确的方向,未必可以保持正确前行的步法,保证步履不乱的脚步。

    无戒大师的课程,正是通过简单易懂的白话,告诉您一些非常容易接受的道理。

    写作,不是说你能够把字写好就好,需要良好的下笔执行力;敢于发现生活的敏锐观察力;所闻所见变为笔下文字的能力;以及文字的创作编辑排位能力;最后还需要的是,为你所描述的故事小说,填充自然而真实的情感,为丰富形象插上翅膀的想象力。而这一切,在“无戒大师”的课程中,都是有章可循,可以通过循序渐进地练习,练习时间久了,自然可以熟能生巧,妙手成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苍凉记忆中的冲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mv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