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海斯勒的第二本书《寻路中国》,在微信读书里刚上线,就被我购来读,现已接近尾声了。
他的第一本书《江城》我接连着看了两遍,对他的写作方法及观察问题的角度欣赏不已。《寻路中国》是作者观察中国的三部曲的尾曲。
2001年作者考取了中国的驾照,此后的七年中,他驾车漫游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见证了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高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与人们的生活状况。他用美式思维来看待九十年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用中立客观的眼光来观察急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用 第三者的视角客观记录了当时中国的发展变迁。他叙述了中国农村的农民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过程,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他 的写作风格“语带一分讽刺,二分幽默,三分何伟式偏见,四分中国式真实”。看毕掩卷而思,对作为经历过这个发展阶段的我来说,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中国的观察细致入微和客观真实。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长城、农村、工厂。
长城。2001年,作者在北京居住,他考取了中国的驾照,然后按照《中国地图》有长城的图标的指引,租了一辆车子,一路向西。于是他开车横贯河北、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行程三千六百公里。一路上,他观察了长城废墟。在高高的山巅,长城傲然俯瞰着脚下的村落。石砌的基座、灰砖砌成的墙体,依旧牢牢地附着在山脊上。可长城的雄风已经不再,到处是残垣断壁,很多地方的城墙倒塌,墙砖被农民用来修建房舍或道路。他观察到了农民把谷物铺在公路上,让车子碾压脱粒。他还参加了几次葬礼,了解当地人的殡葬习俗。作者一路向西,没有日程和计划,他尽量沿着看得见的长城路线行驶,并总爱沿着不知名的小路行驶,有时走着走着就没路了。他就这样走走停停,遇到令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就停下来观察采访,然后又再上路。
完成北方自驾游六个月后,他又再度出发。沿着长城遗迹往甘肃内蒙古方向驶去。在内蒙古,他看到了可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的最古老的城墙,也看到了现代中国,修筑道路是应对贫困的一项策略,到处在修路。在包头的道路上,他看到了大量的像兵马俑一样的交警塑像,而很少看见真人交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官员的形式主义作风。他还观察到每当他经过村庄时,看到的都是村庄的没落,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并且关注到了留守儿童的现象。我想在全国各地打工者南下的火热的年代,很少有人关注留守儿童吧?而如今,它被列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被正视,寻求解决之道。作者以敏锐的视角,在当时就已经观察到它的问题所在。
作者两次往西部行走,都是偏僻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避免麻烦,他都是自带帐篷,睡在野外,或是在汽车旅馆睡一晚,为的是避免麻烦。因为,那些地方几乎没有外国人来访,人们的思想也很保守,防备意识很强。他可谓风餐露宿,历尽艰辛,但在他的文字里丝毫没有表现出艰苦的情绪,反而用平实的笔触描写了西部中国人民的友善和纯朴。作者笔下的人物,从没有达官显贵,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生活状态最能反映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最能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