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及监察,兼管农桑)。
他路过造口,回想起四十多年前金兵侵扰,攻至赣西,烧杀抢掠人民的情景,再看看眼前的现实,广大中原地区仍然控制在金人手中,内心十分的郁闷和伤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关于这首词的来历,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辛幼安词》中有这样的说项:“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
此一记载对体会此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此词并非诗人一时兴起的即景之作,而是心中伤痛郁积已久的一个迸发。
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抒发了抱负襟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主旨深刻。
为了表达这个主旨,词人通过独特的构思,顿挫有致的表意,巧妙的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的极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