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小孩子的脸。雨是猝不及防,说下就下的。
可我完全感受不到六月雨的美感。看到很多人写雨,我也极喜欢其中的句子,觉得他们写的很美,但我无法产生共鸣。这种感觉,不同于对六月的荷花,有种出于本心的喜欢,不需要理由,看到就喜欢。
我想:也许有种美,是瞬间的,是不容人靠近的,是激情的,率性的,猛烈的,是一种决定除了它自身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存在着,就那么孤注一掷的尽情挥霍的美。从这个角度看,六月的雨,是美的,只是,欣赏这样的美,需要勇气,而我没有。我喜欢安静的,可以预设的,可以靠近的,可以融合的美。
我听不了雷声,看不得闪电。不知道为什么,我脑海里常常的会在雷雨天,产生这样的画面:在雷声闪电中,天下着大雨,我睁大无助恐惧的眼睛,四处张望,无处躲藏。
我说不出这样的画面为何产生。雨天里,它的闪现,会让我感到非常害怕。
我读过一些西方的教育书籍。它们对于人的心灵和天性有很多本真的解读,我在读到这样的书的时候,会反思自己的成长,明白这种恐惧也许来自于我的童年。
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天下着大雨,也是电闪雷鸣的样子。我们班有个女生带领除了我以外的全体女生冒雨去爬山,她们是要去山里寻找一种只有在雨天才会出现的好吃的昆虫。
小时候的我,胆小内向,不爱说话。这个女生,因为我学习好,受到老师关注多,她很是排斥我,经常号令别的女生不许和我玩,不许和我说话。我在最需要玩伴的年龄里,经常受到欺负和孤立,而且,这样的孤立无助并没有被大人关注到,得不到有效的安慰和及时的释放,所以恐惧感就长久在心里留下。我想,我对于雨天的恐惧,也许是对于孤独的恐惧。所以,我的脑海里会经常不自觉的产生以上的画面。
作为老师和家长,其实,我们很大一部分的教育理念应该来自于我们自身成长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会很容易让我们体察到孩子的内心,能够及时的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和帮助。“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的印记会永久的留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这一点应该被我们每个大人了解。
但是,当我们成年时,如果发现自己对于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有恐惧,也要有能力鼓励自己渐渐走出这样的恐惧,接受和感知生活中不同的存在和不同的美。
此刻,窗外的天依旧阴沉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我试着临窗而望,发现了黑云压城的壮美,也发现有几只鸟儿勇敢的在天空中欢快的飞翔……相信这样的美,会慢慢被我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