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做书虫

学做书虫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3-03-08 22:34 被阅读0次

    “书虫”这个词近期经常在耳边响起,是每天早晨时叫儿子起床时播放的音频里的主人公之一,来自于张祖庆老师为孩子们打造的一档写作类公益微课堂《名家名篇里的写作密码》。里面有个小孩“小歪”(本名王小正),总是写不好作文,幸亏遇到自家书店里的“书虫”——一个超爱吃甜食且有点特异功能(能随时从书里钻出来,已经活了千年)的“小超人”,集教师、朋友、家长、作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是王小歪的写作智囊。每次遇到作文难题,小歪总是找书虫求助。书虫钻进书里,总能从不同的名家名篇里找到写作密码。儿子听得兴致盎然,我也敬叹于张祖庆和邱慧芬老师匠心独运地把各种写作技巧以通俗幽默接地气儿的方式糅合到各种经典名篇里,彭敏老师甜美的声线款款读来,真好,跟着孩子一起学习。

    所以,我得学着做一个深度“书虫”,不止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还因为读书点亮生活,让视野开阔。从书中汲取绵绵不断的工作生活、提升自我的精神养料。

    这几天交替着读刘祥老师的《做一名老练的青年教师》、郝晓东老师的《未来教师》、李镇西老师的《重复陶行知》,慢读慢啃,收益颇多。

    1,有关浪漫

    我们都会经历过浪漫、幻灭,之后有人躺平了,有人从舒适区里出来进入了学习区。刘祥老师如是说:

    其实,走过浪漫,走过幻灭,是职业生命的必然,重要的是不丧失浪漫的心。浪漫是心灵成长的起跑线。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只要纯真未失,诗意犹存,就总有一份浪漫,顽强的生长于现实的逼仄缝隙。

    心灵成长,不排斥浪漫,但更追求理性与知性。

    这句话我相见恨晚,如果能在刚踏入职场时就看到这句话,并把它作为座右铭,我想我的职业生涯和规划会是另外一种情形。

    出现抱怨学生不理解自己,责怪学生不通人情的情况,往往是因为这些教师轻视了学科教学中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忽略了学科建设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其实,睿智的教师应该“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既要做孩子们心灵的引导者和精神上的守护神,还要做他们知识上的引路人和技能的培训师。

    一个人成长浪漫,如果能有自发性的学习行为,一旦踏上心灵成长的跑道,每向前跨越一段,便会朝理性和知性的目标靠近一步,也会跟原来单纯的感性拉开一大步距离。

    由此可见,若正确合理的规划做后盾,人生旅途离目标会更近。

    下面这个总结让我叹为观止又醍醐灌顶:

    2,有关权威

    总有老师自以为是教师说了算,比如班规的制定就是由老师“一言堂”,这样做其实是把自己拖入了囚徒困境中,很容易出力不讨好,孩子与老师变成了监管和被监管者,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变成了冷冰冰的敌对关系。因为班规的制定者应该是所有需要遵守的人共同完成的——我的地盘我做主。

    于是这间教室不再是润泽的教室,孩子们在“反对——抗争——失败——接受——成为习惯——认为应该”的发展过程中退化、扭曲,身上的灵性也一点点被消灭殆尽。

    别把所谓的教师的权威太当回事,放下身段,跟孩子的心再近点,反而会“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忽逢“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曼妙教育奇迹。

    3,我们最常见的错误模式

    我们最见不得孩子们犯错,也最擅长抓孩子们的错误,一旦发现揪住小辫子就不放。其实我们才是犯错最多的那一方,且可怕的是犯错了还不自知。您看看下面的自己中了几招?

    ①总是将学生放置在自己对立面上去观察和思考
    ②不承认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不愿意探究教育的真谛
    ③不愿意用绵绵不断的关爱去唤醒学生心灵中沉睡的感恩、理解和良善
    ④用野蛮粗暴方式去扭曲学生的灵魂

    犯了这些错归根结底是思想惰怠,不敢细究。

    有多少老师或者父母都在这样错误的道路上“狂飙突进”而不自知,或者即使知道了也不愿意改变,这才叫最可怕的屡教不改。

    这些过错说明旧有的教育模式无法唤醒“迟到者”的沉睡心灵,是因为自身的懈怠和贫乏,这也叫无知者无畏。是因为缺乏共情意识。

    4.心灵迷宫

    还有这些沼泽地容易把我们拖到成长的背面:

    ①急于求成的急躁,②无计可施的迷茫,③冷热不均的情感,④患得患失的心态,⑤朝令夕改的政策。⑥收放失宜的管理。⑦主次难分的课堂,⑧定位失当的身份。

    为什么进入迷宫不容易找到出口呢?

    因为缺乏期待之心,在焦躁中失去了静待花开的耐心,光想着撒下种子,立刻就能收获果实,却忽视了学生心灵成长的复杂性,甚至把成长中出现的反复误解成学生不听话,不守纪律。

    因为忘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

    因为忘记了人得有边界意识,教师的工作自身就有一定的边界,有些事情你管不了,有些事情你压根就不该管。

    5.仔细研究“时间”

    人除了生活在物理时间中,还生活在自己的心理时间中。
    时间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不用不仅仅取决于长度,还取决于时间的重要性,取决于生命体验的深度与广度。
    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长时间的专注于一件事情,就很容易形成浮躁拖沓的习惯。

    就像我,看起来加班加点很是辛苦,只有我自己清楚的意识到是因为工作缺乏计划、效率低而造成的。郝晓东老师会有意识的对自己进行训练,一是迅速切换思维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暗时间”的能力,我认为这里的暗时间就是碎片化时间,毕竟时间也是有颗粒度的。

    一个人必须学会生活在当下,抓住手中随时会溜走的“暗时间”,在这些极细小的“时间颗粒”中体验到自我的存在,才能活出自己的存在感来,才能避免职业的倦怠,弥补知识的不足,纠正因为行动的不果(拖延)等负面情绪对自己时间精力的透支。

    超级喜欢更惊叹下面的这两句话:

    教育才有可能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

    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

    这金句道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也说明教育更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

    怎能不认真学习?像书虫一样,从书中汲取多多的营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做书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tb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