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永远属于少数,因为多数人敌不过时间的煎熬。
我从去年6月份开始在简书写,到目前,也不过是零零散散的几万字。
有时候我会想,这几万字对于我有什么意义,对于我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后来,我明白了一些:写这几万字,是写给自己看的,是用来安慰自己一年来努力的一种方式,所以没有起到作用。或者可以说,这样的努力是假装努力。
在简书上,我见过坚持日更的作者,也见过4个月就写了18万字的牛人,但很少像我这种半废的人。
我说半废是有原因的,首先我想成为写作很厉害的人,却一年只写几万字;我想成为通过写作来变现,却连标题都起不好;我想教人写作,却一篇文章都写不完整……
我总结了一下,最主要是因为想的多,做的少。
开始时,我的想法是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模仿作者思考,以此来迅速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很快就出现了问题,阅读没问题,模仿没问题,要自己写出来问题就来了——依旧是懵懂感,依旧是如何下笔,那种感觉很熟悉。
后来,我大脑又蹦出个想法——干脆整篇文章背下来,这样一来,灵感不就来了吗?
到我背第二篇文章时,说实话已经开始退缩,看着枯燥乏味的文字,就顿觉无味,这样下去肯定不了了之。
果不其然,过了两天就没继续背,可是我依然不甘心。
一路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心静不下来,太浮躁,心虽有不甘,却找不到彻底解决之道,总是在不停地找借口,不停地找好方法,却从来没有在一个方法中,深入思考,深的其精髓,时间就是这样慢慢耗之殆尽,也可以说是,温水煮青蛙。
从大道理得知,几乎所有的道理都是至凡至简,不是道理太简单,而是深入理解的人太少。
我想,多数人跟我有一样的困惑,一样的迷惑,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所以一部分人穷其一生在找方法,但从不停下来思考问题出在哪,方法对不对。
这里几年,那里几年,时间过去了,自己却没有想要的成长,这就是多数人的悲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牛逼的人都在说反思能力重要,不仅重要,可以说没有反思能力的人,就没有未来,因为会反思的人,经常这样想,我这件事情做的好不好、对不对、错在哪里,总结多了,就能找出原因。
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拥有反思能力,怎么样才能避开这些坑,怎么样才能不分心。
时间很宝贵,用有限的时间去钻研专一的技能,有可能成,用有限的时间,去大量分散,几乎很难成,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悲哀——知道所有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