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改“三观”@007不写就出局

《论语》改“三观”@007不写就出局

作者: ElingHo期待的美好日常 | 来源:发表于2021-04-23 13:48 被阅读0次

    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却浮躁不安的社会里,余重遇《论语》,日渐被之疗愈

    从懵懂的孩儿时期,到叛逆不羁的青春期,再人到中年,幸运有读书写作相伴,让自己的内心慢慢充盈起来。

    在《论语》里翱游,我将找寻着如何去成为一个“仁”人?我要重新出发。

    image

    一.相识相知

    1.万世师表的零星记忆

    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

    弟弟上小学那会,他学校对面就是德庆学宫(孔庙),199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时候我在另外一所小学上五年级,常常只是路过,和里头供奉的孔圣人的一切,没有记忆。

    image

    德庆学宫大成殿

    唯独《论语》里这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常能萦绕在耳边,未曾忘却。

    对于老夫子的思想,我的青春期曾对其嗤之以鼻。

    我喜好现代生活,过去的那一套与我有何相干?

    我从未关心过,在外求学与工作多年,即便归家,也从来未踏入家乡的孔庙。

    一晃大学毕业后,得知老家的孔庙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4A景区,后来德庆学宫祭孔活动还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抽空去参观,受宣传所趋,那时的关注点是大成殿的古建筑

    孔庙大成殿内孔子像

    懵懂的我,走在景点的长廊里,对《论语》里罗列的众多篇章都极为陌生,甚至很多字都不会念,更别提对儒家思想有多深的认识了。

    什么是“仁”,它在哪?

    2.再相遇,还好没放弃

    image

    2019年2月,偶然看到三和书院招生简章里,第三轮笔试考试范围居然有《论语》

    这彻底颠覆了我这位非医专业人士对医道传承的认识,也引起了我对书院以及《论语》的极大好奇心,并于同年年底报考了公益性质的四届同有班

    一路备考过关斩将,幸运进入第三轮笔试,我开始通读《论语》备考,大部分都是似懂非懂,偶尔听樊登老师的解读专栏,发现真是个宝藏。

    记得当时那道考题是出自《颜渊第十二》篇,围绕“克己复礼为仁”谈谈自己对“仁”的理解

    凭着这两年多在007不写就出局每周一篇作业的锻炼,我顺利通过了前三轮笔试和最后一次面试,并于2020年11月1日收到了四届同有班录取通知书。

    因为疫情,线下课程有所推迟,书院同有班引桥课上线,至此,我和《论语》的亲密接触才逐步开启~

    “同有班为期一年,侧重于医道,重点围绕中国文化及中医进行讲授和践行,培育学人的为人之道、为学之方。”

    这一路的备考艰辛,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根基,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2月的经典诵读计划,《论语》打头阵。

    此刻的我,由被动学习转入主动探索。

    引桥课程之2月诵读计划

    每日晨起,如初入学堂,把《论语》读出声来,不求甚解,就是纯粹地读

    有时间就查下生僻字的读音,或看下注解,觉得越来越有意思。

    几十年来,一本不到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终于完整诵读完了!

    很多成语,真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原来《论语》就贡献了三四百个!温良恭俭让,温故知新,见义勇为,无欲则刚,不耻下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笃信: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反复其道,必将受益一生!

    二.“三观”之变

    1.中医学习观

    在听说三和书院以前,我从未想过《论语》诵读跟学中医有半点关系。

    刘力红老师给广西中医药大学传统班的一次课上曾解释过,

    “虽然《论语》它没有讲中医,但实际上它在讲中医的道理,尤其它在讲做人的道理。我们讲中医是什么?中医为‘仁术’。那么,将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仁’的是哪一位啊?就是孔子。孔子的一生都在倡导‘仁’,实践‘仁’,而这恰恰就是医的精神。”

    第一次通读《论语》时,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历史背景,我写公众号会配上音频为吟诵版的《论语》,特意抽空看1991年老版的电视剧《孔子》。诵读完几次后再看影视剧,孝悌、仁义、忠信以及师徒情深等画面实在太深!

    《尚书》说:”学,效也。"

    孔子在《论语》中思想之传承,结合如今中医医道传承之路,不得不说,跟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我们去学习老师的一言一行,效法他,模仿他,是行动,而绝不是空谈。

    上个月我又用了半个月,再重读了几遍,并结合书院的日常功课,开始了《论语》的习书

    篆书《论语学而篇》

    果真是常读常新,常写常悟啊

    杨真海老师曾说过,“希望可以告诉世界,真正的中医和中医教育是什么。”

    我们东方的智慧,从《论语》中探究若干,这已被世界认可。

    我们的中华文明,相信也可以以中医的教育切入,相信它是可以和现代科学对话的。

    2.家族传承观

    image

    传说孔子弟子三千,不乏有众多疑惑,问孝,问仁,问政,问君子......夫子的言行举止,至今仍是教育界的模范。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行之人,总会有人来亲近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某些东西,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在其中的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刘力红老师问过大家:“究竟什么东西才是真正跟生命相关的,什么东西真正能够给什么带来利益,而且是长远的利益?“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今年的清明节,我和先生第一次回到老家,和大家族亲人们一同修葺祖坟,祭拜祖先。

    刘师认为,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以“孝”来开宗明义的。

    真心感恩祖辈们的功德赐予我们这些晚辈的美好,这样的祭祀活动的延续让我们知道生命的源头在何处,珍惜当下,才能更好的思索未来!

    image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不管山有多高,前路如何杂草丛生,和分布各地的祖先们每年一次的相聚,总是让后辈们排除万难(清明高速堵车太常见),也阻挡不了前行的步伐!

    虽然各地祭祀方式略有不同,可咱祖国的传统文化,孝的文化,值得传承与推广,不能忘本啊!

    正如书院所说:“孝悌是为人之本,祖德乃传承之源,学问的发端和完善离不开祖德的培育与家庭的护持!”

    3.人生价值观

    曾看过樊登读书会里有这样一句广告语:

    ”你的人生困惑,《论语》早就回答过。“

    《论语·微子》中有个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时的小故事: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在途中遇到一位老人,讽刺孔子分不清谷物,不事劳作,只知道四处游说,因而不符合“夫子”称谓,

    试问当今又有几个读书人能做到四体勤,分五谷?

    以前我常常劝导父母退休就好好休息,别去劳作了,现在反思自己对生活日用的不自知。

    无独有偶,著名作家六六在她公号里发了一篇刘师的新感悟《刘力红|农业或将成为今后中医的一部分》,提到这段时间刘老师最近在当农民,亲自种地,劳作解决了他睡眠质量不好的问题,还治好了他近期不想写字的病!

    image

    我开始羡慕起父母退休后的生活了,老妈有空去种种菜,老爸爬爬山去寻些草药,和我们聊起当年跟随赤脚医生的那段日子,自诩晚年得了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这个资历还算不上半个的“攻城狮”,这些年确实目睹了不少从金融、互联网改行去做生态农业精英们,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自我修身与齐家!

    如今三和书院强调三医合和,关注农业,是上医的范畴,我也从孔圣人记录的故事里得到了启发。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才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大多人三十多岁还不知生活的意义,无目标,整天奔波劳碌。

    如此,读后反思,再做中医非药物疗法推广时,希望它能够有经典传承的,文化自信的,而非仅仅是“术”层面的深耕!

    突然觉得自己充满了使命感,借着《论语》这部经典,搭载中华文明复兴的载体,以每一件小事踏实前行加以推动,召唤更多志同道合之人,加入“自己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中来。

    image

    三 疗愈之路

    《论语》这部经典,让我逐步理解”以经读经“的好处,为往后继续研读其他经典做了很好的铺垫。

    比如从同一本《论语》中不同篇章的相互理解;

    又或者用《论语》里的内容去理解其他经典或反其行之。

    例如《大学》、《中庸》、《道德经》、《周易》等等,诵读结合,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期待有一天能接通天线,领会古圣贤之真意。

    image

    在《论语》里也有不少与家人、朋友、同事,最重要和自己在一起的相处之道。

    尤其是情绪方面的调节,孔老夫子也颇有心得。

    这一点在后面的践行里,会尝试记录更多的感悟。

    四.后话

    孔圣人.png

    如今,再走进家乡德庆学宫时,因为这部《论语》,再见孔圣人像,内心满怀敬意。

    想起楚国有位大夫询问子路,”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夫子给自己做了个自评: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已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再踱步于长廊,再看七十二贤之名(仲由、颜回、公冶长、端木赐、冉求、宰予、高柴、漆雕开、曾参…)这些鲜活不再陌生的名字,偶尔还能给同行的先生讲起书中读到主人公的一些故事。

    看到用篆书写的碑记或书法,没想到计划退休后再写书法的我,在三十多岁的年华里因《论语》开启了习书,汉字演变之神奇,某日梦里竟然篆书写成的字,成了舞动的小人,憨厚可爱~

    再回首,家乡孔庙还在当年的位置,我不再是当年那个迷途的我。

    重读《论语》,我已从心(重新)出发!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读完经典,怎能不写作?

    007不写就出局,全球最大的写作成长社群,立志推动全民写作。我真诚地邀你一起: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如果你也认可写作成长,请找我要007社群邀请码,让我做你学长。

    imag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改“三观”@007不写就出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uc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