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而不厌是一种境界

学而不厌是一种境界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24-10-18 08:24 被阅读0次

    《论语·述而》有载: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说道:“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如此罢了。”公西华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孟子·公孙丑上》载子贡对这事的看法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可见当时的学生就已把孔子看成圣人。颜回谓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子贡谓之如日月“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所谓“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下之不可阶而升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孟子评价其为“出类拔萃,生民未有”(《孟子・公孙丑上》)和“金声玉振,圣集大成”(《孟子・万章下》)。司马迁则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

    然而孔子认为自己被誉为“圣人”那是万万不敢当的,自称无非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诲人不倦”自属无疑且有案可稽;然诲人不倦自当以博学多才为前提,而博学多才又当以好学善学为前提,否则焉能源源不断地教授给学生?

    《论语》开篇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孔子说“欲知则问,欲能则学”(《尸子・处道》),说“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大戴礼・劝学》)。尽管孔子平生言行皆谦虚谨慎而对自己评价向为低调,但惟独对自己“好学”这点,孔子是自信的,并深引以为赞赏,所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子夏“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的话,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好学精神的一个绝好注脚:每日每月学所不知的新东西,又每日每月习已学过的东西,学而时习,温故知新,这就是好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教师要以“学而不厌”的态度泛观博览,不断学习,拥有广泛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自我的学识和德行。教师的身份注定了教师需要时刻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不断探索学习新的学科知识与教育技能,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与规范行为的责任,发挥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唯有不断学习,形成并夯实终身学习意识,紧跟社会发展趋势,锚定学生成长需求,扩容自身专业技能知识,更新教育教学核心素养,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才能做好“大先生”,建造牢固的学习之舟,稳载学生驶向知识彼岸。

    教师在勤学苦练教育教学核心技能之余,还应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学习,把牢思想之舵,逐渐提高师德认知,充分发挥师德认知在教师职业道德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外在基准和内在尺度来规范自身言谈举止,正确地调节处理教育活动中面临的各项矛盾。教师应不断更新自我学习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扬弃个体教育经验,积极学习专业前沿技术,掌握学科新型教学思路,把握人才发展方向,具备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这是一种境界。“学而不厌”,是个人层面;“诲人不倦”,则涉及与人的关系,更需要修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不厌是一种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uq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