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对零和思维的理解,觉得很有见地。
零和思维是博弈论里的一个概念,核心观点是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亏多少。零和思维已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学校管理应当远离它。
比如,我班考好了,你就会显得差。那我们淡化个体质量评价,重在520教研组和五星级班级评价。
如果以输赢和成败来定义教师之间的关系,容易造成关系紧张,大家不愿意交流合作,不愿意资源共享,更难以做到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又如考试排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我们以“合格+特长”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志少年。
校园生活是学生人生的序章,是他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窗口期”。在这个阶段,过多地灌输零和思维、渗透竞争观念,容易让学生对未来人生产生误解和偏见,片面认为人生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极易让他们出现偏激倾向,阻碍其终身发展。
教育不是博弈。教育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使命,需要尊重每一个生命,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发展。因此,学校管理要自觉远离零和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