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读经清单
1. [早起早课]:5:00
2. [父母读经]:通读《道德经》十章; 《增广贤文》二章;
3. [亲子读经]:《金刚经》14-15;《诗经》216-220;《少儿诗词启蒙》;复习《易经》系辞下传;新概念英语lesson101;
4. [锻炼汇报]:抡胳膊500个,胳膊扭动操300下,跪膝坐30分钟,
5. [三大文集]:录音《演讲集》第38-51,学习《问答集》;
B、成功日志-
清明三天假,孩子们第一天就完成了所有作业。晚上爸爸订了印度片《起跑线》的电影票。订票时,元有争议,想看《头号玩家》,并对爸爸说:"你不订《头号玩家》我就不去。"爸爸没有顾及元的感受执意订了《起跑线》。晚餐前,让孩子们先去洗澡,因为看电影回来已经10:00了。元不乐意去,说他不去看电影,这部电影不好看。爸爸:"不行,票订好了,不能退,不能浪费这个钱,。"元:那我也不去。"表情不悦,口气坚硬。爸爸:"看完电影我们还要去吃KFC。"元:"我说了,不去就不去。"爸爸:"你不去,我叫爷爷奶奶去,你一个人在家,而且不准玩iPad。"元心中很清楚,爷爷奶奶不会去,仍然说:"不去。"我对爸爸说:"他不去就不去,尊敬他的意思,干嘛要诱惑和威胁他呢?再说,你订票时,元就跟你表达过他的意思了。"爸爸没在要求元了,把目光转向了奶奶。之后,我也唠叼了元几句,其实是想告诉他:"在和人沟通说话时,要学会柔和一些,态度不要太强硬,即使是你有理在先,也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去就像舌头和牙齿的故事,为什么舌头永久在,而牙齿会断、会掉,因为牙齿是坚硬的,只有柔软的东西才会长久。元意识到自己刚才对爸爸说话的态度不太好,他没有再说什么,就去洗澡了。饭后二十分钟我们要出发去电影场,元突然说:"算了,我还是跟你们去吧!"爸爸微笑着对他说:"你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元淡定地说:"我觉得在家也没什么好玩的,想想还是跟你们去吧!"我立刻肯定他的行为,我很欣赏元的懂事,懂得随人,让大家都开心。因为这件事,爸爸还跟我说:"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听我们的话了。"这次我没有发表意见,心里是让他体会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要想引导好孩子,父母必须学习成长,不是靠父母权威就能控制住孩子的。
《起跑线》讲述的就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他们高价购买豪宅,伪装富人,没成功后。又利用政府扶持贫困儿童的名额去伪装穷人⋯
拉吉夫妇假装一个他们不属于的阶层时,他们在上流阶层无法融于的窘和在贫民地区无法融于的苦,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笑料的同时,更是深刻反映了阶级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上流阶层的一掷千金和贫民区连饮用水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是连呼过瘾,印度人居然能从教育的环节,深入到阶级固化的议题,并且还将这样沉重、严肃的内容,拍的妙趣横生,又掷地有声,印度电影人这种在娱乐中探讨社会问题的能力,真令人佩服。
中国有一句很热门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条“起跑线”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国人认为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获得先机与优势。换言之,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印度虽然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国家,但也认同这个观点。
而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呢?
孩子需要属于自己的起跑线: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对未知世界永远好奇的心,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起跑线,而要在这个起跑线赢起,你才有可能赢到最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