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藏瑰宝灿烂如歌 唯画作可为我吟唱”
人活着, 无人关心; 人已去, 人们开始议论他如何死亡。 关于梵高, 他是一个我们永远也无法读懂的孤独而迥异的灵魂。 他灵魂中的火焰那么的旺盛, 我们想要靠近, 却不得已而化作一缕灰尘。
出生便背负着另一个人的名字, 一种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期待。一个文森特已经长眠于地下, 而活着的文森特只是一个渴求被认可被看到的小孩,幼时的空洞是一个无法填满的深渊,活着的他得到的只是不断得被这个世界被周围拒绝。于是 ,绘画变成了唯一的“expression”(表达)。不管的懂画的,还是不懂画的,看到梵高的画, 没有不为那明丽的色彩和强烈的表达而震撼的。对于梵高,这是他唯一的出口,他无处可以诉说的孤独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
在《至爱梵高》的明线-----梵高的死因中,无法被掩盖的是周围的人对待他的心。 形形色色的人走过梵高的生命,却没有人真正得靠近。
或许, 一个艺术家的悲哀在于, 人们关于他个人比关注于他的作品更甚。 在阿芒得送信的途中, 遇到的人们都谈起梵高, 人人各执一词,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怎么活着。人心是不变的东西,没有人愿意给予他理解,他亦不知该如何去拿,只能自己守着灵魂中的火焰取暖。 他会因为一只乌鸦停在自己旁边而满心欢喜,不在乎乌鸦在吃自己的午饭,只是想乌鸦能多陪自己一会,一个人如若此,该是多么的寂寞。
梵高死了,他是真的愿意或者说情愿去死的。 小女孩被她的母亲抱走的时候, 梵高一直喃喃的“ 没有打扰我,没有打扰我”,我想,这也是他希望他弟弟对他说的。在一直靠着弟弟的资助而维持着基本生活的人,他明白他的弟弟和弟妹的生活的艰辛和可怕。 他也明白,如果不是他, 他的弟弟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 梵高, 他真的希望自己没有成为提奥的trouble. 但事实上, 至少在他的认知里面, 他做不到。
梵高死于麦田,真实的死因已经不再重要了。嘲弄过他的, 妒忌他的,欺辱他的, 欣赏他的,这些也都不重要了。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 他明白,他冒着生命危险而创作出的画意味着什么,这已足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