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最后一个月,家长可以做什么?
——星星一班第35封家校信
星星一班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转眼已经到了六月,再过一个月,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六月份,迎接孩子们的是充实紧张的期末复习考试,作为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这段焦灼时期,比较圆满地完成一学期的学习,需要提早规划。
在最后这一个月,家长可以这样做——
一、帮助、督促孩子开始复习
语文学科内容多,知识点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看,“知识轰炸式”复习的效果,是比循序渐进的学习要差的。
语文按单元复习是比较好用的一种方法,一周复习两个单元,正好到学期结束全部复习完。单元复习的内容包括:课文、生字词、重点词句段、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重点句式、习作。
家长不是老师,不需要专业地带着孩子重新学,可以每天安排一次听写(十个词左右即可),抽查一次课文背诵,听孩子大声朗诵一篇文章。
咱们班有的家长还给孩子买了模拟试卷,让孩子课余时间做。只要是在孩子精力允许,主动愿意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的。
语文学习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做不到立竿见影。如果孩子有大量的阅读做支撑,在读写能力上是有优势的。如果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好,理解能力较弱,那就在先做好基础知识扎实训练的前提下,读短文,做阅读练习,然后再利用长假加强阅读。
二、每天关注孩子作业
最后这个月,最好每天都关注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调整到“复习迎考”状态。
首先,关注作业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孩子回家还需要做作业吗?如果要做,是老师单独布置的“家庭作业”,还是没能在班级内完成拖到回家的作业?是大家都没完成,还是只有个别孩子没完成的作业?……
家长每天问一问、和孩子聊一聊作业,如果可能,再侧面通过老师、其他孩子了解班级作业情况,孩子一方面感到大人对自己的关心,一方面也会用更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作业。
三、关注作业的质量。
孩子带回家的作业,家长每天可以翻一翻,看一看。
可以看书写是否工整,作业是否干净,反映的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
还可以看作业上的错题有没有认真订正,反映的是孩子的自我纠错能力。很多孩子对错题不屑一顾,或是没有完全搞懂就胡乱订正,这样的态度,就让错误犯得毫无价值。而把每一次错误都仔细分析,真正学明白的孩子,才是最有潜力的。
好成绩都是日积月累来的,每一天的作业都能认真去做,考试怎么可能差?
四、关注作业的数量。
对老师来说,最头疼的就是作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按时交作业、不按要求写作业、作业书写差、作业错误太多等。
家长每天多问一句:“作业是不是都做完了?作业记录清楚了吗?有哪几科的作业?有哪几项作业?”,孩子就会去梳理、去记录、去安排。
在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抓一抓孩子的作业,和放任自流带来的会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但关注作业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孩子,而不是抓到把柄去追责去惩罚。对家长们来说,最难做到的,其实是发现了问题,如何去解决。
最后,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
每当临近期末,多少家庭会出现“鸡飞狗跳”的场景,其实这个阶段,家长保持情绪稳定,是最重要的。
比如改变对考试的认知,不必如临大敌,只当作是一种有仪式感的总结,对这一学期的阶段评价,旨在记录孩子的成长,看见孩子的思想。
出现问题,也不必过于焦虑,找孩子原因之前,先反思自己。不主观定论,多耐心帮助。
很多家长无法淡定,是因为要把孩子放在集体中比,和同学比,和朋友比,和整个班级、整个年级比。对孩子来说,和别人比,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自我成长。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收获的只能是自卑和自我否定,和比自己差(暂时看起来)的人比,会让孩子看不清真实的自我,获得的是偏差的满足和自信。
怎样接纳自我、认可自我,才是家长最应该帮孩子获得的。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最渴望的也是父母的认同、鼓励和赞赏。小学是孩子从儿童向少年转变的时期,错过了孩子这个成长阶段,后面很难有时间弥补。
一个学期就要结束,过了暑假,孩子们就该升入四年级了。
最后一个月,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您真诚的朋友:梁娜茹
2023年6月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