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到了今天,人情更是弥漫了社会每一个角落,就连街边呦喝着冰棍的小贩,也要靠人情才能游走于生存的边缘。但这人情,是那种你来我往的人情,更像是一种商品,一种交换物,已然丧失了淳朴的味道。
我们大概可以把人情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拓展自己的朋友圈,以备不时之需的、带有一定目的性的人情往来,它常常戴上友谊的面具,打着朋友的幌子,让人分不清是真情还是假意;另一种是出于分享、出于关怀的人情,这是我们所珍视的,它常常温暖人心。
说到人情,现在的人,特别是那些处于两者之中更有能力的人,恐怕是绕着道地想要躲开。这确实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风气所造成的,没有什么可指责。但是每当我们遇到人情世故时,都应该对其加以判别,那些虚伪的、带着目的性的人情当然要毫不留情地拒之千里,但那些淳朴的、真诚的人情,却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胶凝剂。如果我们把这种弥足珍贵的人情也拒之门外,那我们终将生活在伪善的环境中,没有一点真善美的情感来浇灌我们那逐渐固化、硬化的内心。
不得不想起过世多年的外公,一个肤色黝黑、皱纹分明的农民,和油画上的农民形象如出一辙。他身上散发着农民朴质的淳香,那如同九月稻香般的人情味,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标签。但那绝不是为了求助于别人或者储备关系,那是一种愿意与周围你人分享美好事物的简单心理。
大概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外公家由于拆迁便暂时地租住别人家的房子。因为是在农村,所以和房东也算是邻居了。有一天我和外公从老家赶回来,外公到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开门,而是让我在门口等着,拿着从数百里之外的老家扛回来的自制面粉,向房东家走去。外公已经略微佝偻的身躯,扛着一袋面粉,在房东家门口停下。敲门,房东家和我同龄的小孩出来,外公笑脸相迎,热情地把面粉送给交给他。那小孩也乐意地收下了,但在他正准备抱着面粉进屋时,房东出来勒令他把面粉还给我外公。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房东那不屑的眼神和不顾情面的语言。外公尴尬地笑笑,又用他那已经略微佝偻的身躯,扛着这袋面粉走向我们租住的房子,一脸犯了错误的懊悔,似乎觉得是面粉太过廉价。我听到那个小孩质问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收下面粉,这是人家的心意啊?那房东精明老练的语气说“送礼还不是为了以后让我们帮忙,这种麻烦不要去接。”幸好外公没有听到这段对话,我宁愿他认为是自己的面粉太廉价,也不愿他知道他的真情被那世俗的精明而糟蹋,如同被污染的河流,不再青青河边草,而是泛着一股一股恶臭。
在面对人情世故时,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来分清这人情是否真情,这世故是否世俗,这样在保护自己免受侵蚀的同时,才更能得到可贵的真情,才能让中华民族传统的淳朴之情得以流传。
����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