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咨询者:我的呼吸模式有问题 体态不好也跟呼吸有关
绛:是看了什么文章吗?
咨询者:是 我有点驼背 说呼吸模式不好会影响
绛:呼吸模式不好会让颈肩不必要的紧张
咨询者:总觉得氧气不足
见面:
咨询者:看了很多书 瑜伽也去学 还专门去学声乐 都解决不了
一会就得深吸气一下 要不就觉得氧气不足 这是个坏习惯 有时人家都看我
绛:这是当时可以做的最好的选择 不是坏习惯
我们试一下 先放松……吸气感觉像闻花香
咨询者试了两下:不行
绛:咱们先放松吧 呼气展开眉心……
觉得自己怎样可以放松
咨询者:海边吧
绛:好 想象在海边……
咨询者:这些在瑜伽冥想都练过
绛:我们再试一下 吸气像闻花香
咨询者试了两下:
不行 我都无法呼吸
绛:不能呼吸早挂了 咱们前面聊那么久 你也没有什么 只是想要练呼吸 就紧张了 又排斥这种呼吸模式 会强化紧张
咨询者:哎 好像是这样
绛:所以重点不是呼吸模式问题
咨询者:是心理问题是吗?
绛:咱们起来做点身体练习吧 你就是想的多练得少
出拳时发声“哈!”
咨询者:哈
绛:大声点 像这样
咨询者:啊你中气好足
绛:有点端着 学给你看哈 你做出来感觉像是一直在确认“这样对不对”
咨询者:哈哈
绛:放松好啦 不要去想对不对 你看做了几下脸色好些了 来感受一下身体
咨询者停下来感受呼吸 原本已经稍微松下的身体立马又紧张起来
咨询者:怎样才能放松呢?
绛:要不你让我打一顿好啦
咨询者:哈哈好
绛:使劲挣脱我
咨询者:我怕弄疼你
绛:没事 使劲
咨询者:是这样吗?是这样吗?
绛:不要想那么多 就使劲挣脱 用力
……
咨询者:感觉不想挣脱
绛:也可以
咨询者:刚才觉得不想挣脱时 有个念头 是不是呼吸也顺其自然
绛:目前顺其自然对你比较好
绛:刚才有什么感受
咨询者:觉得不想挣脱
绛:这是想法 感受指比如累 放松 疼热
咨询者:放松 累
绛:我们再试试呼吸 来顶我的手
咨询者:我呼吸时肩膀肋骨都往上抬 不能xxxx(原话忘了)
绛:先不要去要求自己做那些 按我说的做
吸气闻花香……
现在手指横过来在鼻子下 感受一下现在呼气的气流和之前有区别吗?
咨询者:变细长了 感觉是从内脏呼吸
绛:这样呼吸多久了?
咨询者:从小就这样 经常觉得自己无法呼吸
绛:小时候发生过什么感觉跟这个有关吗?
咨询者:不知道
绛:可能在你很小的时候大人无意给了什么暗示
咨询者:有可能 我也看了些心理学的书
绛:小时候有什么对你影响比较大
咨询者:我爸妈白天都不怎么在家 姥姥带我 她很少说话 小时候见人很少 去外面像幼儿园什么的都会害怕
绛:之前那些教你的瑜伽或声乐老师 不是他们的呼吸方法不对 是没有发现你会因为关注呼吸变紧张 好像有个开关 你只要一想到呼吸它就会自动开启紧张模式 排斥又强化紧张导致呼吸更不顺畅 所以什么方法都进不去
现在要做的 是想办法先关掉这个开关 先放松接纳目前的呼吸模式 至少不因为排斥紧张加重不舒服的感觉
后记:
咨询者很喜欢问问题 一个练习还没教完步骤就会几次被她的问题打断
呼气比起吸气长很多 呼气也不算短 只是吸气容易紧张
用手触摸腹部 也不怎么紧
她说无法呼吸时 我突然跳出个念头:
对死亡的恐惧
但不敢跟她说
过后请教毕城老师 老师说她是焦虑引发的过度呼吸 可以让她练习叹息
第二天想了一下 把下面这些建议发给她 先发给毕城老师过目 老师说可以
这几天试着观察自己 尝试着只观察不评判
比如“在深呼吸 ” 这是观察
“又深呼吸” 这是评判 意味着排斥这种方式
“吸气时会耸肩” 这是观察
“我不能不耸肩” 这是评判 意味着排斥 与此类似的有“我不能腹式呼吸” “我不能……呼吸”
“我无法呼吸” 这不是观察 是焦虑 因为不可能无法呼吸 只是担心无法呼吸 可能只是呼吸浅 “我缺氧” 也会带来类似焦虑 把它换成 “呼吸浅”
观察自己 先建立不排斥的模式 不因排斥加重紧张焦虑 把“关注呼吸-紧张-呼吸更不顺畅-更紧张焦虑” 的模式打破 才好学习其他呼吸模式
第二 学会在观察中用“你”来称呼自己 跳出来像旁观者一样观察 比如
“你深呼吸”
第三 不因为自己重复原有模式评判自己 比如
“我又去评判自己”
“我又因为呼吸模式紧张”
换成
“你因为呼吸浅有点紧张”
第四 以这件事为契机 观察自己在其他方面有没有类似表现 把所有的负面评判 换成“你”称的客观观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