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指导师中级班学员梁晓蛟老师对文本《修长城的将军——蒙恬》进行了深入解读,对课程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思路。
梁晓蛟
儿童图书编辑
儿童阅读指导师中级班学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01
课程类型
围绕故事提问策略、图表策略、对比策略。
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短文内容,掌握历史人物故事的体裁特点,分析短文的写作结构。
过程与方法:掌握围绕中心取材、组织情节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作者对蒙恬之死的态度,学习蒙氏兄弟的忠义品质,分析封建社会中忠君思想的价值取向。
03
重难点
重点:找到各情节围绕的中心线索。
难点:分析作者将蒙恬面对两次被赐死时的不同决定都视为其“忠心耿耿”的原因。
04
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忠于人民胜过忠于君王。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讳饰修辞了解语言的文化属性,学会委婉表达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辩证地分析蒙恬的忠君思想,结合当下提出自己对“忠君爱国”的认识,思考其对生活的启示。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探究古人对“忠”的理解,以及“忠”思想的文化内涵。
05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通读全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搜集秦朝、秦始皇、长城、蒙恬的相关史料。
(一)激趣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阅读历史人物故事《修长城的将军——蒙恬》。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展示长城的各种图片。)
大家知道图片中展示的内容是什么吗?
没错,是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经由多个朝代修建完成,全长21000多千米,被称为世界中古奇迹之一。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那你知道长城是谁修建的吗?
哈,有同学说,这个故事的标题已经告诉我们了,长城是蒙恬修的。
很好,那我们就从标题入手,想一想:蒙恬是个什么样的人?修长城的时候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故事吧!
(二)初读:朗读短文,学习文中的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短文的体裁,掌握全文内容、中心及结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短文,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其一,文中有一处使用了讳饰修辞,是哪一处呢?
其二,文中那句话解释了成语“声名狼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讳饰,攻克第一个问题。
讳饰又叫婉曲、避讳,指将犯忌讳的事情转换为另一种说法来表达,以回避或美化犯忌讳的事。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哪些事情是犯忌讳的呢?
比如,打碎了东西的时候人们会说“岁岁平安”,人死去的时候人们会说“人走了”“驾鹤西游”“与世长辞”,等等。
经过提示,现在你能在文中找到使用了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传来时……
本文中在提到秦始皇病死的时候用了一个词“驾崩”,这个词就使用了讳饰修辞,将帝王的死去形容为江山没有了驾驭者而面临失去支柱的崩溃。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非常金贵,特指古代皇帝、皇太后的死亡,其他人是不能用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第二个问题。
在本文倒数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从前,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武奢,夫差杀伍子胥,他们的国家就都在各国里坏了名声。
没错,最后一个分句解释了成语“声名狼藉”,而这段话也正是这个成语的原始出处。
让我们来看看“声名狼藉”一词的具体解释吧。
声名狼藉,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如果用这个词来造句,我们可以这样说:
明明总爱捉弄人,不是偷换了小兰的钢笔水,就是悄悄挪走壮壮的椅子,因此,他在班级里声名狼藉,谁都不喜欢跟他做同桌。
请你也来用这个成语造个句子吧!(略)
掌握了文字方面的知识,接下来我们看看这片短文的体裁。
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这篇短文的体裁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就是说,这篇短文中的人物、事件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有据可查的,而且全篇围绕一个核心人物来布局谋篇。
那么,短篇中包含了哪几个事件?核心人物是谁?请大家来分析和梳理一下。
·事件一:蒙恬奉命率兵抗击匈奴收复土地。
·事件二:蒙恬奉命带领军队和几十万民夫修建万里长城。
·事件三: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假传圣旨逼迫蒙恬自尽,蒙恬因拒绝而被关押。
·事件四:秦二世胡亥登基,赵高离间胡亥与蒙氏兄弟,蒙恬虽然有能力发动兵变,但仍选择在狱中自尽。
经过梳理,我们会发现这些故事始终是围绕着“蒙恬”为核心来叙述的。
在预习中,我们知道了蒙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那么书中是怎么介绍蒙恬的呢?你能在文中找到介绍他的语句吗?
开篇第一自然段中有如下语句:
·蒙恬是很受秦始皇重用的将军。
·他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蒙恬的弟弟蒙毅也很有能耐,哥儿俩辅助秦始皇,一个在外建功立业,一个在内出谋划策。
除了书中提到的信息,大家还知道蒙恬的哪些信息呢?
·蒙恬是我国秦朝时期著名的将领。他自幼胸怀大志,曾率军攻破齐国,深得秦始皇信赖。
·蒙恬率军抗击匈奴,收复失地,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蒙恬是我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的第一人。
·蒙恬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蒙恬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
结合书中的评述和历史资料,请大家总结一下:蒙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蒙恬是一个成长在武将世家、工作能力强、一心一意忠于秦国的公务员。
对比文中的叙述和你收集的史料,我们会发现作者并没有一板一眼地将蒙恬的一生完全写出来,而是有所侧重地选择了相应的历史事件。那么,作者选材的侧重点是什么?换句话说,这些事件围绕的中心是什么?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各个事件的关键点:
·事件一:蒙恬奉命率兵抗击匈奴收复土地。
·事件二:蒙恬奉命带领军队和几十万民夫修建万里长城。
·事件三: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假传圣旨逼迫蒙恬自尽,蒙恬因怀疑圣旨真假而拒绝自尽。
·事件四:秦二世胡亥登基,赵高离间胡亥与蒙氏兄弟,蒙恬虽然有能力发动兵变,但仍选择在狱中自尽。
其实,作者已经对这四个时间的中心进行了归纳,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找到原文中的关键词。
忠心耿耿的蒙氏兄弟就这么死了。
没错,全篇事件围绕的中心正是一个“忠”字。那么大家结合上下文来想一想:这个关键词出现在全篇的最后一段,作者是写到最后才想起来确立这样一个中心的吗?
当然不是。
作者在对史料进行选材的时候就确立了这样一个中心,因此,在这个故事中,你虽然读不到关于蒙恬的全部史料,但对他的“忠心耿耿”却心领神会。
接下来,让我们做个小练习。
根据你搜集到的关于蒙恬的历史资料,以“勇猛”为中心进行选材,你会选择哪些事件呢?
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文章,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那么,回顾整篇短文,“忠”字作为中心线索,串起来的是怎样的结构呢?让我们来画一画。
经过梳理,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接下来,我们逐层分析一下各部分。
(三)析读:逐层分析文本,重点引导理解蒙恬的两次自尽
短文开篇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蒙恬的基本情况,我们得到了对蒙恬的第一印象:
·蒙恬是一个成长在武将世家、工作能力强、一心一意忠于秦国的公务员。
那么,在这样的印象下我们来阅读第一个事件“抗击匈奴”。这个事件中提到“匈奴挺强,老向中原打来”“秦始皇就拜蒙恬为大将,发兵三十万去抵抗匈奴”,你觉得蒙恬会接受这个任务吗?他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有能力也有忠义之心。
同样,我们再来阅读其他的三个事件,并进行相应的推测:
大家发现了吗?无论你的答案是怎样的,都会受到第一段中对蒙恬的印象的影响。因此,第一段不仅在内容上总领全篇,而且能够引导读者对后续具体事件进行情节预测和价值观上的判断,我们可以称之为“印象效应”。
说到这里,我们就来用印象效应详细分析一下蒙恬先后两次被赐自尽的情节。借助表格来对比两次事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能帮我们进一步理解。
请大家根据表格思考:蒙恬第一次被赐死时拒绝自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二次被赐死时接受自尽的原因是什么?请找到相应的原文。
拒绝自尽的原因:
蒙恬拦住他,说:“皇上交给我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派公子来监督,这是多么重大的责任。皇上把这么重大的责任交给了咱们,现在只来了个使者,谁敢保证其中没有岔儿?不如再请示一下,要是真的,再死也不晚。”
使者连连催着蒙恬自尽,蒙恬可不愿意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死,还想着替扶苏申诉冤屈。
接受自尽的原因:
他见了使者和二世赏给他的一杯毒酒,就说:“……我有这么些兵马,足够背叛朝廷了。但我不敢忘了祖辈的教训,不愿意辜负先帝,死就死吧。”
那么,哪一次体现了他“忠心耿耿”?
其实,这两次都体现出了他的“忠心耿耿”。
第一次的拒绝,说明蒙恬仅仅认可、执行秦始皇的命令,从“谁敢保证其中没有岔儿?不如再请示一下,要是真的,再死也不晚”这句话中便可以看出。
第二次的接受,说明蒙恬虽然不认可胡亥的皇位,但仍然秉承着对秦始皇的遵从,就像他说的“不敢忘了祖辈的教训,不愿意辜负先帝”。
由此,我们能判断出蒙恬“忠心”的对象是什么呢?
蒙恬忠于的是蒙氏家族的荣誉、秦国君主的旨意,一言以蔽之:他忠于的是“君”。他的结局正应和了古人深信不疑的一句话:“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那么,作者对于蒙恬的死抱有怎样的态度呢?你能找到原文中的话语吗?
作者在最有一段中写道:
忠心耿耿的蒙氏兄弟就这么死了。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忠心耿耿的蒙氏兄弟死了”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原文中的“就这么”,读起来很口语,看起来不起眼,但却表达出了作者对蒙氏兄弟之死的遗憾与无奈,加重了作者对蒙恬“忠心耿耿”这一评价的分量。
(四)品读:联系史料与实际生活,谈谈你对“忠”的理解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古人忠君思想的一个缩影。那么,作为现代人,你怎么评价蒙恬的“忠心耿耿”呢?
我们先来看看蒙恬死后,古代的思想家们对他的评价:
秦国刚刚灭掉其他诸侯的时候,天下人心尚未安定,创伤累累尚未痊愈,而蒙恬身为名将,不在这时候尽力谏诤,赈救百姓的急难,恤养老人,抚育孤儿,致力从事于百姓安定生活的工作,反而迎合始皇心意,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他们兄弟遭到杀身之祸,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吗?(古译今)
——司马迁
始皇开始暴虐天下,而蒙恬就供其差遣,由此可知他是不仁之人。可是他深明人臣的道义,虽然无罪被杀,仍能守死而无贰心,也足可称道啊!(古译今)
——司马光
蒙恬拥兵三十万,挖山填谷,修筑了万里长城,死了不少人,却没有什么威力,就算是忠臣,也是个无能之人。(古译今)
——杨雄
不可否认,蒙恬是个忠臣。他对秦始皇唯命是从,即便有发动兵变的能力,也没有以此为要挟与胡亥分庭抗礼。在古代,世人提倡忠君爱国,认为“忠君”即是“爱国”,甚至把“忠君”放在首位。然而,这种思想下培养出来的忠臣,对国家的长治久安真的有利吗?
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君主是个明君,那么效忠于他的臣子自然能够造福天下,但若君主是个昏君,那忠臣岂不是变成了为虎作伥的帮凶?
那么,请结合古代思想家们的观点和你的认知来说一说:“忠”的对象是什么,才能真正对国家有益呢?
没错,只有忠于人民,才能真正地造福国家,造福天下。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曾提出“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认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仅仅忠于君王,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这样的忠心也只不过是愚忠罢了。
然而,在君权神授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任何人都无法跨越历史的局限性,蒙恬能够做到“忠君爱国”,已经算是尽到作为臣子的本分。那么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当下,我们身边有没有忠于人民的典范呢?他们有哪些事迹呢?
很好,大家说出了焦裕禄、雷锋、郭明义、罗阳……自古以来,“忠”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诠释了新时代背景下“忠”字的价值内涵,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五)小结和作业
以上,我们梳理了这篇短文的内容、结构、中心,学习了围绕中心选材、组织情节的写作方法,辨析了历史人物思想的历史局限性。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这样一个作业:忠君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一部分,找一找与蒙恬有相似思想和经历的历史人物,或以其为核心写一篇历史人物故事,或分析其思想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形成一篇小议论文。
06
课后思考
本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谁能想到,这只是秦二世和赵高祸害国家的开端呀”,有什么作用?如果把这句话删掉,这片短文作为正本书中的一篇,还有功能性吗?
本文作者:儿童阅读指导师中级班学员 梁晓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