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嘎…嘎…嘎…”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突然听到了这样的叫声,我脱口而出,“大雁往南飞了”。
赶快站起来,透过有点脏的玻璃窗户,在天空中寻找大雁的痕迹,但找了半天连个大雁的影子也没有。
“嘎…嘎…嘎…”的叫声又持续了几声,就消失不见了。
我有点失落,不知道是窗户太小,还是大雁离得太远。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每到秋天,经常听到大雁的叫声。抬头仰望,老雁在前面带队,其余的在后排成“人”字队形飞行。
“雁阵”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大雁在长途飞行中省力的诀窍。
后来了解到,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雁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
小雁夹在队形中,就是依托这股气流而受到群体飞行保护,不至于掉队。
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上升气流可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
抬头仰天,不时望见飞过的大雁,蓝天之上有它们透过的光影,是晨光和晚霞中离不开那一抹风景。
旧日时光,成群结队的大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快。
这种叫声过后,隔了两三天后,每天都可以听到“嘎…嘎…嘎…”
我在天空中寻找多次后,开始怀疑这不是“大雁”的叫声。
慢慢地仔细听,声音好像来自对面的气象局大院。气象局作为一个垂管单位,在市中心拥有很大一块地。
杏子成熟的时候,我进去过一次。那里的土地被分割成为好多块,种植有杏子、李子、苹果、无花果等等。
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鱼塘,养有各种各样的鱼儿。
现在我推测可能是气象局养了很多鹅,这个声音应该鹅的叫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