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方面,科学研究开始聚焦于交叉学科;另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化的融合让科学研究可以轻松的打破空间,时间的界限。在这样的形势下,基于师承关系组建科研团队不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信息技术的共享。同时,这种模式也间接制约着科研的选拔任用机制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本文通过深入讨论师承关系产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科研项目组建科研团队的新模式,目的在于打破人才、信息的隔阂,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公正人才选任机制。
国内现状
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是国家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而合理的 科研经费开支及优秀科研团队的建设更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制高点。但是,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存在科研团队管理混乱的现象。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团队内部缺乏交流
在中国的高校,科研团队的划分有下面几种模式,
- 以院士为负责人,成立多个研究团队。该类型的团队往往涉及多个研究领域,因此包含了众多不同方向的子科研团队。每个子科研团队由具有该领域深层次研究经验的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等负责,由博士或者硕士研究生负责具体的工作。
- 以资深教授为主导,设立13个研究方向,各个方向由副教授或者副研究员负责。每位副教授指导12名博士研究生。每个博士研究生负责一个项目,并由1~2名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
- 以普通教授为主导,建立一个小型研究团队,研究1~2个方向,所有项目都直接由博士或者硕士研究生负责。
由此可见,往往越大的科研团队,其内部的人员结构越复杂,上下层的交互可能越少。好比分封制下的那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底层的科研人员往往缺乏与上层项目负责人的交流。而所谓的名师往往是挂名导师,其名下研究生通常交由青年老师负责,甚至出现了硕士研究生读到毕业也未曾与导师蒙面的情况。在这种科研团队中,所谓的“名师出高徒”从何谈起?
团队之间缺乏交流
科研不是打游击战,需要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虽然对于重复研究的科学意义仍然在探讨阶段,但很多重复研究确实因为缺乏信息互动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
其根本原因在于基于师承关系的科研团队的组织结构往往是内向型,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一个科研的小圈子。团队与团队之间往往因为进行类似的研究而更加屏蔽彼此的技术资料。从而形成了各自为阵的重复研究方式。这种重复研究并不是一种有策略,有目的的重复研究。而是因为科研项目利益的关系而相互隔绝而形成的重复研究。
这种模式的最终受害者是在科研底层的研究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共享,他们难以获得足够的锻炼和提高。
人力资源的短缺
由于招生人数的限制,一个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一年只能招收2个学生。以985院校的三年制硕士和4年制博士来看,硕士生导师的学生一般不超过6人,博士生导师的学生一般不超过12人。除去课程学习以及交换和出国留学的学生,可进入科研工作的硕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3人,博导的学生不过6人。然而,一个硕士生导师申请的课题一般维持在1~3个,也就是说,1~3个硕士需要负责完成一个课题。而一个课题往往有多个研究方向,所以至多由一个硕士负责一个方向。同样,对于博士生导师而言,看似学生多了一倍,但博导所承担的是类似863、973这样的大项目,而且每个博导不止拥有一个项目,因此,对于每个研究方向投入的研究生最终也就是1~2人。也就是说,一个所谓的能够真正合作的科研团队的规模在2人左右。而《南方周末》发布的《2013年高校科研经费花在哪了?》的研究报告更是指出,平均每个科研课题投入的人数为1.44人。
根据这样的分析,实际的科研工作中的科研任务参与程度往往与项目申报书上填写的研究人员数目相去甚远。如一个经费百万元级的小型预研项目的研究人员数目在1012人左右,而真正参与其中的不过24人。
产生原因
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了目前的乱象。
科研选任机制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迈向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传统的模式缺乏外部监督。随着科研的不断复杂和深入。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在走向市场时弊病甚多。
以前,科研项目没有现在这样多学科的交叉,也不要进行大规模的团队合作。科研人员能力的高低,科研项目的成果,往往由内部人员评定。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人员的评级晋升往往取决于师承关系。虽然对于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的评定有着诸多的标准和措施,但是由于是内部人员评定,最终的结果就是重出身轻能力。大量的科研资源集中在大的专家、院士手中。而那些研究方向冷门、规模小的团队得不到相应的支撑,项目资金匮乏,人员晋升无望,最终伤害的是大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科学研究的多样性。
过多的科研项目
项目申报的局限国家每个科研项目的立项都规定了参与项目的相关科研人员的人数和资质,以及每个科研人员负责的工作。这种制度在科研立项中是借鉴了外国的经验的,但是到了国内却水土不服。负责人往往为了拿到项目而联合和很多在这个方向有所研究的老师,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参与其中。
这种现象突出的体现是在项目申报书中填写的的研究人员数量和真实的研究人员数量不相符合。这一方面在立项时会让评审专家高估了项目的完成能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科研人员人均享有32.5万科研经费的不合理现象。
缺乏技术资源共享
这种基于师承关系的科研团队往往结构上能够自成体系,外界只能够通过其发表的论文而了解其研究成果。这导致了科学研究失去了持续性。学术论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科研人员的研究,但很多科学研究需要的是长期的技术积累。很多团队在项目结束后就不再持续之前的研究,而研究时所用的技术参数,数据资料,代码等无法得到共享。这让其他团队很难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间接制约了科学研究的进度。
在这方面,国外的科研人员已经有了积极的实践,而且成果卓著。以计算机科学为例,通过开源而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全世界协作的社区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业界的共识。
在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和大型的跨国公司合作,取长补短。但总的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
解决方案
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向提出解决方案。
建立科研项目注册档案管理
建立全国统一的科研注册档案管理系统,对科研项目立项的相关人员资料进行管理和审核,防止一个科研人员参与过多的科研项目。对于不同资质的科研人员,要设立参与项目数量上限。杜绝项目存在挂名不干活的现象,确保项目申报书中涉及的科研人员确实参与项目研究。
项目成员资质审查
在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很多优秀的专家们往往能够同时涉足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同时招收学生。笔者认为这种机制是不合理的。对于能够跨学科领域的专家,不能够同时跨多个领域进行研究。只能够分时段研究多个领域。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其集中精力精其一门,同时也能够让其招收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
为此,应该对项目成员进行资质审查,每个项目成员在某个时间段内只能够研究一个方向的内容。不能够同时研究多个方向的内容。如果转变研究方向,则需要放弃之前的研究方向。所以在注册管理系统中应该要能够检测这样的冲突,防止一个人同时跨领域研究。进一步保证科研人员能够充分投入科研工作。
以项目为核心组建科研团队
在建立的档案管理和资质审查后,最重要的是要去除以师承关系组建科研团队的模式。在这方面,应该借鉴互联网带来的快速的信息共享能力。
对于高校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应该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以项目为核心组建科研团队。也就是说,应当摒弃传统的导师学生制,而把科研人员的培养放在更广阔的环境。科研团队随着项目的建立而建立,随着项目的结题而结束。科研人员之间不是传统的师生关系,而是协作共进的关系。能力强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们亦可以担任团队的组长。资深的专家们亦可以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和顾问。研究生能力的认定将由团队集体认定而不是导师认定。这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让研究生们得到更多的研究人员的指导。
在宏观层面上,这样的机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动态整合,而不会把人才限定在几个特定的人员周围。科研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项目。
在这种机制下,研究生将更需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因为一旦没有导师的监管,往往放任自流。所以需要完善的团队评价机制,研究生在团队的工作必须要能够得到团队成员的认可。
目前,大部分的跨国企业内部都讲求团队协作能力,这也是随着科研的深度和广度的提高而对科研人员提出的新要求。所以这样的培养模式也更贴近实际。
建立技术资料共享机制
对于每一个科研项目,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其技术资料,包括数据,代码等。这一方面有利于后来人做更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人能够对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对于那些在项目中数据实验作假,抄袭的行为,将很容易通过这种开源共享的机制发现。
从世界发展的大的趋势看,开源已经越来越热门,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只有共享技术资料,才能够让研究工作有继承性,而不仅仅限制于一个小团队。另一方面,开源能够有效的形成更为广泛的监督,让数据作假,抄袭无处藏身。
总结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进,科研事业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一个越加开放的社会结构而言,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渐渐剥离了传统的树状结构而结合成网状结构,去中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多学科交叉,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的今天,依然通过“分封制”的方式组建科研团队,依靠“九品中正制”评价科研团队已然脱离了时代的需求。
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建立起统一的科研认证管理机制,建立双向选择的基于项目的团队组建机制,建立开源共享技术资料的机制,能够在更广泛的空间内增进科研人员的交流,更为公正的评价科研人员,更高校的分配科研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更为开发的机制也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的监督,更有利于去除传统机制的弊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