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主题:思维模式概念新在何处
今天的思考问题;
1,你的看法对你的思维有什么影响?
2,怎样去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3,你的思维模式是怎样塑造的?
说到看法,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只是在面对它的时候,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看法就像是淘气的孩子,偶尔调皮,偶尔撒娇。
我们如何去觉察“看法”这个角色对我们的影响呢?
《终身成长》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开始了解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你就会了解到底一件事是怎么导致另一件事的。”
或许有人会疑惑,看法和固定型,或者成长型思维模式有什么关系?能混为一谈吗?
我想了想,看法不就是决定人思维的吗?
很多时候,我们做决定前,是不是会左思右想,是不是有不同的看法,导致事态的偏离,不同的看法造就了不同的结果。
1你的看法对你的思维有什么影响呢?
每个人都有理智和感性的时光,当我们处在理智的状态下做决定时,对某件事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高度,宽度,看法,是我们衡量做法的选择。
假如你是固定思维,在面对事情的难度时,你就会产生不好的看法,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会觉得自己很笨。
当你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可想而知,你的看法对你有影响吗?
成长思维,不是说他们不惧怕困难,只是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不一样的看法,不会把困难当做难题,而是把困难当做前进的动力。
这也就是,人和人的差异,看法决定了人的思维,和行动。
2怎样去培养成长型思维?
用作者的话说:“你的思想决定了行为,你的行为决定了行动,你的行动局限着结果。”
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那么在这种自我否定的状态下,你很容易陷入情绪波动的包围圈。
然而,我们要怎样去培养成长思维模式呢?
在我看来,那就是从改变思维模式开始,不随意给自己贴标签,比如,“我很笨,我没有能力。”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改变思维,或许有人会疑惑。我天生就这样,性格是父母带给我的,我基因如此。改变不了。
如果有此想法,我们不做评论,我只想说这句话:“我们改变不了出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从思想上去做改变,把认为很难完成的事,换个角度去看,问问自己,这件事我真的完成不了吗?我是不会?还是其他原因?我可以想办法完成吗?我可以寻求帮助吗?
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当问题一一被你解答,你也就不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困扰,不再觉得自己能力有限。
培养成长思维的意义是,那就是不局限自己的思想,敢去承担责任,不惧怕自己做不好某件事,只要你愿意刻意练习,通过练习,再难的事也可以变得简单;
你不要觉得自己天生就如此,后天的培养是会胜过先天的不足。
只要你愿意学习,改变自己是很容易的事。成长思维模式是从你愿意做出改变的那一刻开始发生。
3你的思维模式是怎样塑造的?
很多时候,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没用,这件事做不了,那件事也不会。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在同事眼里,我仿佛就是那个格格不入的人。
有这样的想法,没有错,只是我们不能站在同比的角度去看自己,一味的否定自己。
带着否定的角色,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久而久之,你的思维并停留在,我就是这样的人。
心里学上有这四个字:“自证预言。”
意思是说:“当你不断地给自己的思想灌输我不优秀,我很另类,通过自我否定,时间久了,你并成为了这样的人。”
我们应该跳出与他人对比的思维,换个角度去思考,人和人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你不比别人差;
只要你愿意学习,用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后来者居上,不是不可能。你要相信,通过时间复利,付出是会有回报的,不是得到A,就会得到B。
在选择的道路上,要勇敢向前,得到A就会有A的好处。同理,得到B会有B的用途。
当你面对某种困难时,不要用过去的思考方式去思考,而是要换种态度去面对,多向自己提出正向,积极的问题。
思维的塑造,来自于你的意识,行为,态度,觉知等角色。
撤切尔夫人说:“你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语言,你要小心你的语言,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动,你要小心你的行动,因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而你的习惯则会成为你的命运。
因此,思维的塑造来自于你的思维,语言,行为,行动,习惯等。
我们要怎样去改变不利于自己的思维呢?
首先不要自我否定,其次要正向看待问题的本质,然后做出选择。我要去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写在最后
读完这章节,让我明白思维模式不仅仅是可以培养的,更重要的是自己要采取什么方法去培养。
看待问题,不能过于偏激,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理,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愿意接纳新事物的变化,愿意请求他人的帮助,愿意放下姿态,虚心学习。
愿景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你愿意,改变自己不难,改变思维也不难,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自己设定一个改变计划,可以是唱一首歌,舒缓疲劳,也可以是鼓励自己,今天的我很棒,我超级喜欢这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