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句印在书封面上的话,是读完这本书后,读者们普遍认可的一句话。大概也是由于这本书的编者认为这句话,能够很好的总结这本书的主旨,所以它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如果,认为这个故事主要是讲莉迪亚在家庭生活中受到重压,选择“逃离”,父母却无知无觉的话,它的确能反应这本书的主旨。而且,特别是在普遍在父母的重压下成长的中国人,对这句话很容易就起了共鸣,于是便挂在嘴边,让更多人知道。但这句话真的对吗?
乍一看,“摆脱他人”、“真正的自己”两个字眼就足以让我激动了。生命不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展现个性,从心出发,找到最让自己快乐幸福的路吗?可平静下来,想一想,仿佛又有哪里有些不对劲。难道,终此一生,真的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吗?这,真的值得吗?
莉迪亚一定会说:“值得!”因为,在母亲对于成为一个医生或者科学家的期待和父亲对于交到很多朋友的期待中成长的莉迪亚,生活得太压抑,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她也不知道。她只想逃离令人窒息的父母,甩开父母加诸己身的期待,重新开始。这对她来说,已经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可,其他人呢?
内斯,家里和莉迪亚最亲近的人,一定给不出答案。这对他来说,太困难。其实,他还是遵从了父母的期待,和父亲一样成为了一个哈佛男人。能被这样的学校纳为一员,无论如何,都能让人感到身心愉悦吧!和莉迪亚不同,他有着非常明确的喜好,成绩十分出众,能在大学期间追逐梦想。或许是继承了父母的智商,学习对于他并没有莉迪亚那样严重的困难,也没有被赋予那样厚重的期待。他觉得家里窒息,但他还是在父母浅浅的期待里,找到了至少一部分的自己。
汉娜,一个如影子般存在的小女孩,大概是会对这个问题持否定意见的人。她渴望期待,希望能像莉迪亚一样活在父母关注的目光中,即使她将莉迪亚的挣扎和苦闷看得分明。可是,不甘心啊,同是父母的女儿,为什么莉迪亚可以得到那么多的爱,而她不可以?哪怕随之而来的是期待沉甸甸的重量,她也选择要。她是幸运的,她的父母有了前车之鉴,会期待她能快乐的活着,选择自己的道路,不想她也像莉迪亚那样离开他们。这份期待,想必也不会像从前那样压抑感十足。
玛丽琳,我眼中的女主角,在李家是最重要的角色,她大概也很想摆脱期待吧!找到真正的自己,是她拼命想做到的事。她也确实摆脱了母亲期待,没有嫁给一个像自己一样的白人男子。她想成为一个医生,但由于怀孕意外终止。这个成为医生的梦想,在她看到一个又一个女医生后再也无法抑制,所以她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可惜,同样是怀孕,让她重回家庭。之后的玛丽琳,再也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了。只能有些病态地将自己对于医学的爱施加在自己的女儿莉迪亚身上。梦想死了,希望能承载自己梦想的女儿也离开人世了,玛丽琳,或许也就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了。幸好,她少年时,曾拥有过那个“真正的自己”。只是,玛丽琳摆脱母亲期待的举动——嫁给詹姆斯,真的帮助她找到了自己吗?恐怕不是。倘若,她嫁给一个中产阶级的白人男子,她或许能够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继续做那个“真正的自己”。
詹姆斯,这个华裔二代移民,可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他的父母,在离开人世的时候,肯定很满足吧!因为,他们的孩子,实现了他们的所有期待——读好书。詹姆斯,虽然是劳埃德唯一的黄种人,家世最差的一个,但他确实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优秀的一个。没有摆脱父母期待,甚至把父母的期待转化为自己的期待(融入美国社会),还把这种期待施加在孩子的身上。詹姆斯可能从未想过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他的大部分人生是幸福的。那么,不摆脱他人的期待,也不错吧?很多中国人都是如此,平静的度过了自己的人生。
李家五个人,充分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人。拼命想要摆脱的是自己的原因,摆脱了的没有好结果,不摆脱的也能有幸福生活,还有渴望拥有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他人的期待有坏的影响也有好的影响,真正的自己必要也可以不要,只在于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或许,终此一生,我们就是要在别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愿望中找到平衡,活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