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或者成人接受不了某个事实而做出极端的行为,大多数人都不理解,在别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儿的事情,为什么会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孩子追求完美,一是父母高要求高标准,做不到就是责备和惩罚,二是向孩子传递的你不够好的讯息,家具孩子追求完美的想法。
最终表现就是要么完美,情绪高涨,自信满满,要么失败,瞬间一无是处,选择逃避。在孩子的心中没有中间地带的缓冲。
认知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合理情绪疗法”,也称ABC理论,A代表事件,B代表想法,C代表情绪和行为。事件A是外部环境,很难控制和改变,因此,调整情绪和行为的主要方法是改变想法B。
怎么做?
1.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先接纳,才有可能调整和改变。
2.尝试询问孩子的对事情的理解,倾听真实想法。
3.启发,真如想象的那样吗?还有什么可能?拓宽视角,改变绝对化的自动化思维。
4.告诉孩子无论她做什么都是父母心中最优秀的。
是的………同时………句式,不能用但是来转折,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够好。
自己是完美主义的俘虏,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好,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增加,情况有所改变,但从小长出来的思维还需要很长时间去转变。追求完美,自己会痛苦,遇到问题也会大多选择逃避,因为怕破坏自己的所谓好形象,其实,有多少人是在意你的那一点点的不完美呢?!
人是活给自己的,其他人只是辅助你走完这一生的配角,怎样演好自己全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