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易”之悟 70

“易”之悟 70

作者: 有源必行 | 来源:发表于2023-06-01 21:03 被阅读0次

70

一九三七年夏,张英出生了,她排行第三,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

张英出生的第一天,阿源的外公张丰收一看又是女儿,摇了摇头,拿起水烟筒躲在屋外“咕咚咕咚”地抽着。

又是女儿!不要了!张丰收吸完水烟后,走回了房间,对老婆杜月梅说:“拿到石竹头那里吧。”

杜月梅心里一愣,随之泪水不停地流。

她知道,“石竹头”在小村的村口,那里有十来棵石竹子,竹子的下面有一声石头,平常有人家因为生活困难,养不起,就会把小孩送到那里,让好心人家收养。

张英满月的那一天早上,杜月梅用一个竹篮子把小张英装好,步履蹒跚,来到石竹头,把竹篮放下,对着熟睡的小女孩说:“阿女哦,希望能有一个好人家收养你,不用在这受苦。”

说完,依依不舍地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石竹头是村里出入的必经之处,人来人往,很快人们就聚在了一起,看着竹篮里的小女孩,议论纷纷,但是并没有人出手把小女孩拿回家抚养。

下午,天气突变,一场大暴雨眼看着就要下了,人们四散而去。

杜月梅把小张英放在石竹头后,回到家,心情不定,心里不断在祈祷小张英能有好人家收养。

快下雨了,杜月梅放心不下小张英,在家里急着转来转去。这时,张丰收收起了水烟筒,对杜月梅说:“去看看吧。”

杜月梅仿佛得到了圣旨一般,立即冲向村口。

她心里七上八下,一会儿希望有人把小张英领走,一会儿又希望小张英还在那里。

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向杜月梅,她加快脚步,焦急地跑向石竹头,远远看到竹篮还在,她瞬间泪崩。

杜月梅一把拿起竹篮,看了看女儿,哭着说:“我们回家。”

张丰收和杜月梅带着三个女儿,省吃俭用,过着贫苦的生活。

当第四个女儿来临时,这个小孩就没有阿源的母亲张英那么幸运了,她和张英一样被送到了石竹头,很快,就被人领养了,也不知是哪户人家,就这样再也没有任何音讯。

阿源的外婆杜月梅后来还生育了四胎。分别是阿源的五舅、七舅、八舅。

这是一个“庞大”的家庭。阿源的外公和外婆勤勤恳恳,农忙时就全日在田间劳作,农闲时,张丰收就会随着渔民出海抓鱼,在他们的努力下,除了排行第六的女儿夭折外,其他子女都健康成长。

张英在家排行第三,是弟弟的三姐,平常大姐随着爸妈出田,二姐负责做饭,张英则负责带好三个弟弟。

因为家里人口多,张英和大姐、二姐都没有去读书识字,把机会留给了阿源的三个舅舅,后来五舅和七舅长大都参军,转员后,分别回到家乡做干部,而八舅因身体体检没有过关,只好去镇里做邮政员。这都是后话了。

而一九五七年的张英已是二十岁的标致的大姑娘。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易车之悟

    2018年9月,金秋。 16年曾买过一辆小电动,因为种种原因转手,在学校偶尔以共享单车和借别人的电动车代步,当然更...

  • 闻花所思

    花的魅力在于它的会开也会凋谢,有生命,令人想起人生之易老,青春之易凋,因而不负韶光、热爱生命,睹物而悟生命...

  • 静居家易

    原创:邓从云。 东奔西跑 还是家好 冲泡普洱 景瓷观止 静品之易 细悟风水

  • 易∙难

    挑易,容难;始易,恒难;收易,择难;知易,行难;践易,悟难

  • 【养生之道】天隐子  渐门篇

    二、漸 門 篇 《易》有漸卦,老氏有漸門。人之修真達性,不能頓悟,必須漸而進之,安而行之,故設漸門。...

  • 回归初心,汲取阳明心学的无穷力量

    近月习读《传习录》,似有所悟,然提笔又无从着落,自思尚未领会先生之说,可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

  • 佛系人生

    悲喜自渡 他人难悟易误

  • 2018-10-06

    悲喜自渡,他人难悟易误。 ​​​​

  • 沉默

    悲喜自渡,他人难悟易误

  • 70-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70–1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出自《道德经》第70章,意思是:我说的道理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之悟 7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re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