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1212/775aabd07af5a5fe.jpg)
过年了!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亮相央视荧屏,真好。学习古代经典诗词,多好的机会呀!我年轻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学习园地。
已经记不清那些假日是冬是春,是冷是热了,只记得不止一次到等待维修的空宿舍去,揭门窗玻璃上的那一张张、一块块旧报纸,只要是自己剪报需要的旧报纸,不管它贴了多久了,纸已经怎样的黄了、脆了、碎了,也要一百个精心和耐心,把它一点点揭下来,甚至还有的被一些小虫子蛀了,有一些小窟窿。
也已经记不清是在那个角落里,或者回到自己的连队把收集的这些旧报纸,按美术字、图画分类,一条条、一块块,再加一百个精心和耐心,贴在自己的剪报本上的,只记得一路端详,经常翻阅,心追手摹这些字与画。那些日子,自己不满20岁,单纯的像一张白纸,先写上的必是这些美术字和图画了。训练很紧张,假日又很悠闲,我忘了紧张,只记得悠闲了。
更记不清什么时候,不但收集字与画,还收集那些最精短的诗歌了,连队里除了正课时间安排训练,也会安排业余时间的公差,有人出黑板报、有人到生产地种菜,有人打草喂猪,这三样,不是人人都能做,我都能做。但做得最好的还是出黑板报,当然这是我最愿意出的公差了。
我学习掌握训练技巧很慢,但对字、画、诗歌掌握却感觉很轻松,我常常这样想,是否就是在一个揭报纸分类剪报的过程中,与这些字、画、诗,形成心理感应的,文字有灵性,你走近它、亲近它,它们也走近你、亲近你。冥冥中早有了互动、交流、默契、承诺的情节,特别是我们的汉字,是前人用自己的心灵创造出来的,缘分早已注定,只等我们去接收这份感应,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部分。
并且通过字、画、诗歌,让我一生用最美丽的视觉,认识我们的军营、农村和各行各业。生活不再单调、乏味,有千变万化,种种姿影,何必说“花落三春莺带恨”,何必说“菊开九月雁含愁”。青春的日子,被军营绵延成一道绿色的风景。我们站在阳光下,让枪托和心灵紧紧相依,把年龄威武成一种英勇。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我们身上的军装,在岁月深处,开放成和平与安宁的花朵。上岗,树梢那弯月,是清丽的眉;换岗,枝头那圆月,是含笑的脸;出发,挥一挥手,让春草连绵,碧绿天涯。今天,我们“退伍不退色”,依旧风华正茂的执著向上,依旧灯下续编的少年梦想。
闲来三剪字、画、诗。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去主动接近它,用真心与它对视,相互成为知音,可以默默的爱,默默的理解,还真得感谢当年资料不多,说不定在今天的书堆里,还不留意这些资料呢。假如,当年有条件买许多书,或者有这么多荧屏园地,是否,就不去揭玻璃上的旧报纸,就不去精心去做自己的剪报了呢!世事随缘,没有假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1212/b1976ea38f81757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