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圣诞节前的几天,超市货架会摆上大量的用华丽盒子装着的单个苹果,如下图,每个卖十几块,买的人还不少。换做平时,谁愿意花十几块钱买一个苹果,可为什么圣诞这几天消费者的选择变了呢?
其实啊不是消费者选择变了,而是在圣诞节这个时期,用华丽盒子装的单个苹果,这个商品在消费者眼中等同于“送礼送平安”,而在平时的购买中,苹果就是苹果,一种水果而已,普通的生活消费。消费者对两者看待不同,自然愿意购买的价就不一样。
一块好玉,在中国人心中值千金,卖给老外,他们觉得一文不值(没有中国文化浸染);突然想到叫兽在营销课上举的钻石案例,在钻石没有与“恒长久的爱情”产生关联前,大部分美国人在婚礼上通过更昂贵的鲜花、更大的蛋糕来表现对婚姻、对伴侣的承诺,后面钻石与爱情产生关联后,售卖价也比较高。
这些现象背后引出了“产品定义”。
什么叫“定义产品”?
定义产品,是你到底打算用你的产品,选择性地满足什么用户的什么需求?
把苹果定义为送平安,单个售价高达十几块用户照买不误,定义为一种普通消费品,一斤九块九嫌贵。一只手表,定义为成功人士的必备品,售价可高达十几万,普通手表,卖上千元买的人也不多。
如何“定义产品”?
第一,心理帐户
对于消费用户心中有不同的帐户,有零钱帐户,人情帐户,亲情帐户等,同一产品被用户放在不同帐户时价值感会不同。
比如我妈舍不得买上千元给自己买件好的衣服,却在过年时给我爸买了件两千多的羽绒服。再如润总提到的褪黑素被定义为礼品时售价三百元买的人大把,被定义为辅助睡眠的物品售价五十多。将产品转换到用户的不同心理帐户中,价值感不一样,更多可盈利的空间变得可能了。
第二,商业模式
当产品可以不是利润品时,可把它当作是商业模式的一个部分,比如门店之于盒马鲜生,手机之于小米公司。(类似案例我没有想到,是对“定义产品”下商业模式的不熟与不解。等知识再精进些,我会补充思考案例)
我看到评论中河马童鞋说到这么一句:“商品价格是由需求决定,而不是成本决定;不同的包装,满足不同心里帐户需求,就可以提出不同的价格定位;利润就是产品与成本的差,单纯的降低成本或提高价格都不是最有效的,讲一个好故事,打造一个好品牌,赚钱可以很容易”。赞!
(关于“对产品的定义不同,甚至会让整个商业模式,变得彻底不同”,我觉得继续分析更多案例来理解,此时的我还理解不了,希望在后面更精进的我把结合相关案例补充完整)(我已做好备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