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实录散文
铁路少年的小学生活1——阿吉拉生活系列记忆之小学校园

铁路少年的小学生活1——阿吉拉生活系列记忆之小学校园

作者: 永远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14:02 被阅读848次

童年很快过去,像一条泥鳅,你想抓住他,但在手里一滑,就溜走了,再也找不到了。

不知不觉就上学啦,各种新奇,很多童年的小朋友,还变成了同学。老师很多都是铁路职工的家属,高小毕业,当时算是知识分子了吧。小学第一年各种不适应,高高的凳子,两人一张桌子,上课不让说话,不让动。原来野惯了的我,眼睛盯着黑板,脑子还在外面转悠,现在弟弟在干啥呢?外面刮风了,是不是该放风筝了?下雪了,打雪仗多好玩啊……反正老师说什么,好像都没听见,但却能听见外面的蛐蛐叫声。

我们的老师很严厉,脾气也不太好,教育方法比较简单,几次学不会就打,但家长们都支持,说什么不打不成才。上课简直就是煎熬,刚开始上学,坐的屁股都疼了,也没学会啥,还挨过几次打,可是因为我老实听话,上课不捣蛋,还受过表扬。

下课,就又回到天堂,这里小伙伴多,场地更宽敞,男孩子正好把儿时的游戏发扬光大,摔跤,过驴,碰拐拐,攻城……玩的不亦乐乎。刚上学作业不多,放学几乎就是玩,家长不喊吃饭不回家。大小考试,也有几次,考试成绩吗?忘记了,但肯定不好。老师工作却非常负责任,与家长很多都彼此熟悉。因为认识,家长更让老师放心大胆的管,不行就打。打?只增加了我的恐惧心里,成绩还是不行。

记得有次考试后,玩的很晚才回家,回家就感到气氛不对,桌子上放着几个钉子压成的小宝剑,那是昨天在火车道上压的,今天刚玩就被老师发现没收,怎么自己回家啦?坏了,老师家访过。一顿胖揍,原来这次考了个鸭蛋。

经过管教,慢慢习惯了学校生活,自己开始收心,可是学习始终不入门,那些拼音字母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加减法掰着指头数不清。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一年,老师几次跟爸爸说,想让我留级。父母恳求让我再跟一年,不行再留级。老师碍于彼此熟悉的情面,就这样我跟着上了二年级。父母也开始对我进行学习辅导,加上老师的严格管教,慢慢的慢慢的,我的成绩上来了,成了班里的中下游,后来成了中上游,但也就是这个水平,一直维持到小学毕业。因为我是学习不好不坏的中等生,也是最容易让人遗忘,多年以后,遇到同学,很多人都记不清我们这个中游群体——不调皮不捣蛋蔫不溜秋,学习中等,各方面都不出色的学生。反倒那些调皮捣蛋,虽学习不好,但有专长的,大家都记忆深刻。


学习就这样了,但小学阶段的其他生活还是留有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校园

其实一年级,除了学习还是有很多新鲜事。我们学校好像叫做阿吉拉铁路小学(也有人说叫包西铁路小学),名字虽不好听,但位置好啊,它位于阿吉拉的中心地带。我们小学有南北两个校区,通过中间大操场变成一体,操场是开放式的。

北校区是一栋楼房,楼房背面挨着马路,那里常常放露天电影,楼房正面有个主席台,楼房东面后来建了俱乐部,楼房西面有个公共厕所。北校区是小学高年级的读书地方,当时我们就盼着,啥时才能变成高年级的大哥哥,也能在这个楼里上学啊。

大操场是我们做广播体操、上体育课、开运动会和集合的地方。那时候人们还不流行散步健身,搁现在肯定是居民健身的好地方。操场没有草坪,没有塑胶,跑道好像铺的是炉灰渣子,总体很平整,当年建设也不容易吧,但这个操场有个毛病,一到春天地面就翻浆,就是地面开始变软,踩一踩,压一压,就向外冒泥浆。春天,我们几个孩子就在操场上不停地踩啊踩,直到把脚陷入,有时控制不好,满鞋满裤腿全是泥浆,回家挨骂是跑不了的,因为妈妈要给洗衣服啊。那时没有洗衣机,可全是手洗。当时只顾自己玩得开心,哪管妈妈的辛苦。

南校区是一片平房,有院墙、有大门,有很多班级教室、教师办公室、打水的地方,校园南面好有实验田。那时的孩子创造力很强,愣能把打水变成游戏,用一截自行车的长气门芯,一头系个疙瘩,另一头用毛巾裹住塞入水龙头,一开龙头,气门芯就变成了一个充满压力的储水袋,可以喝水也可作为武器,拿着嗞人。又跑题了,接着说我们的教室,我是六班的,编制序列排最后,对于这么偏远的地方,学校每个年级都有这么多班,说明那时孩子真是多啊。进入教室坐好,首先看到的是黑板上方的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像教室后墙贴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墙的四周贴着马恩列斯毛的伟人像。毛主席像从小就见过,各种各样的,有贴在墙上的画像,有陶瓷的半身座像,更多的是不同材质不同款式,大小不一的像章。毛主奇就像神一样被供奉在各家各户里,主席像深深烙印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但那几个长胡子老头,就不认识了,听老师说都是伟大的人,每天我们都在伟人的注视下,开始课堂生活。

试验田是在校园南面的一片地,据说每个班级都有一片,可以种农作物,各班种的不一样,记得好像有向日葵,土豆,玉米,土豆,白菜什么的,想不起来了。但清楚记得我们班种的是胡萝卜,春天清明后,老师带领大家先翻土、耕地,对了没有肥料,让小朋友们解决,我们都有任务,每人一盆有机肥,还好大家家里都养着鸡鸭。作为一个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任务也挺艰巨,当天催着家长在家搞到一盆鸡粪,一步一挪的把粪端到试验田,胳膊酸的不行。现在想想,当时的孩子真能干,同学一个个还都圆满完成任务。有了粪,又拢了地,才播了种,浇了水。以后天天看啊,定期浇水,出苗了,长叶了,慢慢秋天到了,嗬真棒,那年丰收啦。每个人发了不少萝卜呢。只记得种了一年。后来为什么没了,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善之水:是的,那时我们都有积肥任务,到处找鸡粪牛粪马粪,还开会表彰了一些积肥模范。收获的季节每人分了几根胡萝卜……这些遥远的记忆一下子拉到眼前,真是岁月如梭啊!
  • ccbbcae7b309:我很自豪的跟他们说,写文章的俩作者,都是我同班同学,感谢有你们这么优秀的同学,又让我回到了童年,唤醒儿时的太多,太多的记忆,好的,坏的,像电影一样随着你们的书开始回忆,谢谢你们
  • be1bab7d1d92:哈哈!真实生活!想想都是美好回忆。
  • 微雨凭栏:记忆力真好
    永远是我: @微雨凭栏 ,红樱桃是谁啊?
    微雨凭栏:@红樱桃_ff04 刘永远同学
    50fc7efab92c:@微雨凭栏 这是咱同学谁写的?
  • d285213e0405: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人们没三高,为了生计累了一天,不用可以健身…

本文标题:铁路少年的小学生活1——阿吉拉生活系列记忆之小学校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wf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