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的孩子不是不专注,而是对一些事情不感兴趣,所以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要想提起孩子的专注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
有的妈妈会说,那我的孩子就是对学习没兴趣怎么办?
其实我们家长很多不经意间的引导,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比如孩子考砸了,你是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是一味责备,那他可能会觉得学习是一个负担;
另外,任何时候学习真的不只是在学校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这么简单,它都是落入日常里的。
比如,很多小朋友爱问“十万个为什么”,各种怪问题,月亮为什么白天不出来?小蝌蚪为什么可以变成青蛙?
这些是他们学习力的开始,如何答复孩子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这种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轻率地用“不知道”“忘记了”这类托词应付了事,也不要立即告诉孩子是怎么一回事,家长可以反问他们,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对于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家长也不要不懂装懂,最好的办法是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孩子有了好奇心,对探索有兴趣,是专注力的前提。
少说些负面的词句
不要让孩子专注力松懈。什么意思,就是尽量不要让孩子觉得“做得差不多就好”。
少说一些“不可能!”“做不到!”“这样就可以啦”这样的话。鼓励孩子竭尽全力去做好一件事情。
因为如果孩子的变得松懈或变得消极,就会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专注力松懈。
大家看乔布斯创造了的苹果神话,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极致专注、极致的完美主义者。所以,尽量养成让孩子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习惯,不要有“差不多就行”的想法。
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1、环境:
“不打扰”这个原则我想很多爸妈都已经很清楚了,学龄前的专注力与其说培养,不如说保护。
孩子在玩玩具、看书,做各种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是好心反而帮倒忙。
除了“不打扰”,周边的环境也非常重要。
✨有一个“MY ZONE”的概念,说的是“自己能够集中精力的一个空间范围”,它指的是无论你睁眼还是闭眼都可以把握的一个范围。
如果孩子小一点,可以用围栏帮他们围出一个空间,让孩子在一个小空间里自己去探索。
如果孩子大一些已经上学了,给他们一张写字桌,告诉孩子:这里是你的绝对领地。在桌上不放置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从环境上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接下来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就是坐姿。
在美国纽约一所幼儿园里,每个教室里总有一些椅子上会有一些小垫子,有的椅子下面会放上一个小盒子。
不管孩子们是坐椅子上还是坐地上,老师会时不时用手轻轻地在某些孩子的背上轻轻碰一下,并没有说话,但仿佛这是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秘密沟通,然后那几个孩子就会自觉地挺起背来。
有一个中国的老师去参观时,对这个现象很好奇,就去询问了老师。一问才知道,这样的一些小举动竟然是提高孩子专注力的秘诀。
因为坐姿不端正,就会使得肺部没完全打开,身体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
氧气输入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血液循环不良,大脑的氧气加速消耗完,就会造成注意力无法集中。
正确的坐姿需要遵循三个90度原则,也就是腰部挺直,臀部和腰部呈90度,脚平放在地上,脚踝与地面呈90度,膝盖弯曲90度。这样的坐姿是最有助于提升孩子学习专注力的。
这就是为什么纽约那所幼儿园的一些椅子下方会有个小盒子,让孩子可以搁脚,来保证脚踝和地面可以呈90度。
各阶段的可塑性
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0-3岁的时候,孩子的脑神经细胞不断增多,对很多事情会非常好奇,一定要给他们探索的空间。
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
她想拿到高柜上的罐子,但是够不着;
想吃饼干,手却撕不动袋子……
不要马上帮他拿、帮他开,让他们去思考如何解决。
如果没人抢着帮忙,就需要孩子自己想办法。他可能会去找一个小板凳做台阶,或试着用牙齿撕开。
那么在4-7 岁的时候,大脑是出于一个“间拔”期,也就是说大脑会选出必须留下的细胞,舍弃不需要的细胞。所以这个时候,要帮助他们的大脑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培养可以提高孩子脑细胞技能的好习惯。
❔什么是提升脑细胞机能?
其实还是那个原则,注重孩子的自主性,不要去要求孩子要那样做要这样做,重视孩子自己做事的意愿。
孩子的自主性从小受到重视,长大脑力水平真的会比较高。
专注力训练方法: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改变
要想让孩子学会专注,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则。
推荐全家在有空的时候,一起玩益智游戏,既能够锻炼脑力,一起提升专注力,而且也能培养亲子感情。
[强]舒尔特方格法:
在25宫格的方格纸上乱序写上1-25,让孩子用最快的速度依次找出所有数字。15秒内才算合格,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每天练习一次,效果会很好。
年龄较小的宝宝,可以减少格子的数量,比如9宫格或16宫格。
专注力训练方法:
先让孩子努力,激发斗志,再给糖吃
有些妈妈问:回家后要让孩子先写学习还是先放松?
答案一定是先学习。
努力之后给糖吃没问题,但是如果先让孩子放松、玩耍,那么他的报偿性神经系统就不会发挥作用,做事的情绪也会就此松懈,这样一来,就拿不出干劲了。
建议先让孩子坚持好好学习,之后再让孩子玩游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不应该是父母决定,而应该巧妙地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