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作者: 晓言慧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3-16 09:51 被阅读0次

《楞严经》卷四笔记19

原文: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译文:

佛告诉阿难:“就如城中的演若达多,狂性之无明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之觉性就自然而现出;你所谓的因缘、自然,其理穷究不过如此。阿难,演若达多的头本来自然就有,本身即是自然的样子,无时而不自然,是以什么因缘才怖畏自己无头而狂走呢?如果本昌自然的头,由于照镜子的因缘怀疑头失去而发狂,那么为何自然本有的头,没有因照镜子的因缘而真的失去呢?本有的头并没有失去,不过是因狂怖而生出来的妄想;无论狂起狂歇,其头曾无丝毫变易,又何须凭借此因缘呢?如果说发狂本是自然,本来就有狂怖存在着,那他尚未发狂之时,狂性潜藏于何处呢?如果说不发狂本是自然,其头本来不是虚妄的存在,他为何又会发狂而狂走呢?如果领悟此头本来未失,识知狂走乃是虚幻妄想,与头实不相干,如此则知因缘、自然之说都是戏论。因此我说:三种能缘之心既断,三因不生,即得本具之菩提心。

相关文章

  •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楞严经》卷四笔记19 原文: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

  • 三藐三佛陀

    【三藐三佛陀】 亦云三耶三菩。秦言正遍知。大论云:是言正遍知一切法。什师言正遍觉也。言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

  • 修行人可以买漂亮衣服、注重身体的威仪吗?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第六节课 全文分七: 一、宣说前行法; 二、正行修持菩提心; 三、恶缘转为菩...

  • 再细微的因果,不注意取舍的话,报应也非常严重!

    《〈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第六节课 全文分七: 一、宣说前行法; 二、正行修持菩提心; 三、恶缘转为菩...

  • 俱舍论_造论意趣

    1、为众生断烦恼故 断烦恼者,欲令众生出三有1故。有情沉沦,由惑2未灭;欲求出离,须断惑缘;断惑正因,所谓净慧3;...

  • 楞严经0049.2020-06-11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

  • 净土宗小常识

    1、菩提心: 即是愿成佛之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分“菩提心愿”与“菩提心行”。“菩提心愿”即度、断、学...

  • 读《当生命陷落时》| 第十四章 不死之爱

    这章讲如何走向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与他人的痛苦相连接,无法抽离、无限脆弱、也无限温柔的内心时刻。菩...

  • 多闻庄严最胜尊上

    【摘录】《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 善男子!若有菩薩發菩提心,菩提所攝言欲作佛,於多聞中而不勤修,諸眾生中最為無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xd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