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共读书共成长——读书笔记《认知觉醒》(32)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句话,不管你是否赞同,反正是很流行的。
这本书的最后一节,题目是:运动:灵魂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主要观点是:1、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2、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3、好的模式是“运动+学习”,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4、运动之后的学习会让大脑更聪明。5、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健身而在于健脑。
作为一个至今已有30多年持续锻炼健身的我来说,运动一般意义我是理解的,也是深有体会,并享受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我认为,喜欢运动或者长期运动的人,差不多是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家庭影响,二是环境熏陶,三是性格决定,四是职业所致,五是纯粹的热爱,六是强健体魄,七是疾病康复,八是为了得到赞美......
以上林林总总的情况,是否都能达到目的,多数能。村上春树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长袍爱好者,以前经常参加世界各地的全马比赛,他在《当我谈论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说过,他享受跑步的感觉,以及长期坚持运动的人的精神状态。经常运动的人,不仅形体好一些,更重要的是精神状态也要好很多。
我通过这本书,第一次听说运动后马上做比较费脑力的事儿,会使神经更得到锻炼,智力提高得更快这种说法,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体育队,我们班也有几位同学是体育队的,他们每天早晨锻炼完,上课就睡觉,他们自己说,太累了,没有精神听课。
我看完书中的观点,我想试一试,于是,在每次健身或者游泳后想看书或者写东西,到家之后,坐在书桌前,真是看不进去,也写不下去。我认同书中说的神经元的理论,可是,我却做不到,是方法不对?还是几十年的习惯主要是心理习惯改不过来?
反正是还没有用实践验证这句话是很有效果的,不知道你是否已经突破了?或者看了这本书的这一节,也想尝试一下?
尽管如此,我认为四肢发达的人,头脑应该不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