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终,必有太多的事情纠缠,剪不清理还乱。
我仔细盘点了一下2019年,感觉亮点颇多,近十项都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而且还都是人生的大事,比如提升学历,说出来好像很励志,其实仔细一想真的好惭愧,本该是自己20多岁就该做的事情放到现在去做,实在没什么可炫耀的,倒是应该深刻反思并迎头赶上的。当我进入考场,看到基本上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的时候,我不应该骄傲,而更多的却是惭愧和反思。自己把人生都过颠倒了,直到现在才幡然悔悟,是不是有些迟了呢?
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写作,是不是有些孤注一掷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去还在上班的时候,我就在想着是不是应该向文学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少次的选择,我最终还是应该在文学上发力,下功夫花时间去研究写作,研究文学,写出一些有深度有见地的文章。可是我却发现要做到这些事何其难呀,首先这时间似乎就没办法保证,每天只要一上班就发现事情太多,办公室人来人往,更多的时间都被上访户给占没了,等到我把他们接待完了,时间也就消耗完了,也便到了下班的时间了。后来一想,这应该就是上班的意义吧?你拿了国家的俸禄,就该把时间悉数奉献出来,国家是花了钱把你的时间买了去,让你服务老百姓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仔细想想也就是这么个理。
这样一来,我在上班期间,未能写出一篇像样的作品,也没有这个冲劲,总有一种盲目的优越感,那就是总觉着自己是个公务员,有收入作保障,做好做坏无所谓,挨过一天算一天,时间一长,我的写作更多的是在完任务,每天五千字,完成以后,自己就感到这一天没白活,这样的日子我坚持了七年,字也写了不少,可总也进入不了角色。
我也时常注意阅读一些有关公众号的文章,还有一块写作的小伙伴的文章,我发现自己写的文章“自我”的东西太多,“别人”的东西太少。于是我总结发现,我的阅读量太少,而且是关于经典作品几乎没有阅读量,新的一年应该予以加强,于是在2020年的规划里,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周阅读一本经典,并要写好书评,这个任务量是很大,我恐怕难以落实,点评的老师也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我也只能说,自己尽力吧。
人总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我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写作七年就想着自己应该下笔千言,立马成文的,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真正确定一个主题,要想写出一篇文章,得下功夫的,这方面自己更多的是偷懒,以大量的阅读占用太多的时间,其实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写作的时候更多的凭着记忆去写,既没广度也没深度,写的好多的东西更多的是自娱自乐,没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助益。没有从读者的角度去写作,这方面同样是我的短板。
自我的东西太多,大家的东西太少。这是我自己这一年来总结出来的失误之一。
前几天我听了一个小伙伴的分享,她说自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了一本书,写了一篇书评,最后获得了青云奖。我一听就发现自己太贪大求多了,一个月我能做多少事,花那么多的时间,就写一篇书评?那特么太浪费了吧?可是比起自己写作七年仍然没能投一次稿,甚至没能写一篇书评来说,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一篇书评,并能获得青云奖也值啊!
写文章如同绣花,一定要静下心来,不断雕琢。诗圣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了得,得在这个字上下功夫,他同样还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写出好文章,他该是下了多少功夫呀!
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应该在“慢”字上下功夫,如何围绕一个主题去写文章。比如聚焦青云奖,要斩获青云奖,就应该看人家的调性,有何要求?有些时候还要参加一些必要的专业培训,不断地练笔,写出自己的书评,与人家获奖作品对照,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第三,我的问题还在于写作没有提纲,或者只是为了完成每天的日更,只对每天的写作建立了一个框架,而从整篇小说来说,则缺乏一个大的构思和整体框架。
从我写的初稿来说,我只是从记忆中搜寻那些生活片段,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但是有些时候写爽了,只顾一路写下去,根本不管时间顺序,但是我在写连载的时候,却是按照时间顺序去写的。这样一来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事件或者经历可能会有重复。这样一来,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并且增删的力度也是相当大的。
我想应该尝试着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素材,依据这些素材,先尝试着列出大纲,然后审定好以后,还应该确定起因、发展、转折、高潮、结尾等等,这样一个大的小说轮廓形成以后,再动笔写,且一气呵成,然后再一遍又一遍地去修改。
第四,我以为日更这个节奏还可以。这样一来自己每天都要写,思维就会聚拢到一块。但是一旦进入小说创作的阶段,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而不能日更一完,又忙于其它太多的事情,这样会分心。我想起了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仅寻找素材就花了三年时间,又花了三间时间写成了这部皇皇巨著。
这让我想起了德鲁克大师,他会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花上三年时间去潜心研究,然后写出经典著作,成为一代著名的管理学之父。
这个好的做法我应该借鉴一下。比如在写作领域,我也可以跟定一个师傅,他的文章写得很好,我都可以认真研究一下,然后写出书评,花上三个月时间对一个大师的作品进行认真研究,并要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前段时间我按照无戒学堂老师的指导,阅读了朱自清的散文,我就觉着非常好。仔细阅读他的精品文章,我就发现他的散文有个特点,对一个景点的描写他会动用五官去感知,从而把这些感受都用文字表现出来,【荷塘月色】算是其中的名篇,认真赏析,并能写出书评、读后感,并能可观公正地给予评价,这样的好文章对读者应该有助益。当然对自己的阅读赏析能力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
我还阅读了斯蒂芬.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对大作家的卑微的爱,这样的爱到底是基于什么,只是名气?好像也不尽然。是对作家的崇拜?有这样的因素,但又好像不全是。一个酒廊女到底言何爱的如此卑微,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
我认为对一个作家的作品一定要穷尽而读,从整体上了解他最好,这样一旦阅读他的系列作品,就会了解的更加深透一些。
我曾经读过鲁迅的小说、杂文,短篇小说集,但是只是走马观花,根本静不下心来,有时还会觉着他的作品有些艰涩难懂,或者有些不认同,找不出读书的快感来,几年前如此,现今仍如此。但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似乎确是我要仔细认真研究的作品,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作品带有极强的批判讽刺成分,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揭示中国人的麻木丑陋,塑造的人物入木三分,让我们读了以后,至今这个艺术形象仍然深刻在我们心中,他也被追认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集众多的殊荣于一身。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经历了这个社会好多的黑暗面,我是一个被打压的公务员,因为不满那些拉帮结派,贪污受贿的卑鄙行径,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排挤,成为干部队伍中的边缘人。
我想要把自己的被迫、被打压、被边缘的那些不堪的过去用笔写出来,我想要用一己之力去改变这个社会,我想要抒发自己的愤怒,于是写作成了我唯一的发泄渠道。通过塑造一些人物为我代言,把这个社会一些丑陋恢复原貌用文字表现出来,用一些典型的人物去承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通过环境的铺陈,通过史诗般的叙述让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再度呈现。
第五,修改小说初稿将是我接下来要重点做的工作。
【一个父亲的忏悔】连载了59期,一直从王生的小时候到现今。作者把主角做过的太多的事情一件件梳理好,通过时间连缀在一起,每一个章节就是一个独立成章的故事,故事算是写完了,可最大的工作量还在后面,这—修改将会耗费我太多的时间。可又一想,一部作品的诞生有些时候可能会耗尽作家多年的时间也不一定,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写作将是我接下来要做的重点,而围绕文学创作的自考也将是我着力要做的功课,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全力以赴为文学创作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