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座落在紧靠山脚底下人烟稀少的村落,早晨,从山顶向下观望似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只听见鸟叫声和寥寥无几的炊烟袅袅升起。
家里并不是很富裕,别人家也是这样的。就是这样贫穷的家庭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千千万万双儿女。
凌晨两点起妈妈已经开始准备就绪。家里唯一最值钱的一头驴派上了大用场。别看这头驴很瘦,干起活儿来是很卖力的。妈妈精心照顾它,生怕生病喂它玉米。玉米是贵重的粮食,因为也没有别的。
这时妈妈把驴从驴圈拉到石磨旁,把套套在驴身上开始开活了,刚开始驴它不走,打它也不走,妈妈给它的眼睛蒙上才走了。后来问过妈妈,为什不走路因为会晕 ,就像人转一圈就会晕一样。
磨豆腐要有耐性,要豆子放到孔里还要适当加些水,干了也不行稀了也不行,豆子磨没了要随时添加,豆付磨成要一个多小时,这时驴很累让它停下来喂一口水在走。
豆腐磨了一个多小时才磨完,这时驴才能松一口气,为了奖励它,妈妈在它的草料里又加了一些玉米,轻轻的摸了摸它的头,好像对它说,我要对你好点你好帮我多干活,这个家全靠你帮助,然后拍了拍它转身离开。
妈妈把磨完的豆腐放进一个大锅里煮开,但不能用大火会煮糊的,所以不用我们帮忙,就连爸爸都帮不上忙,有一次爸爸煮豆付煮糊了,一大锅的豆腐白瞎了,妈妈 埋怨 爸爸帮倒忙,再也不用他帮忙了。
豆腐煮开锅不马上盛 出来,还要煮一会晾一晾,上面有一层豆皮掀起来放一个碗里留给我们吃。
现在,才能把豆腐盛在一个大缸里开始卤水点豆腐。这是技术活。在我们的村庄没有几个人会点豆腐的。
豆腐点好要放进事先做好的 长条木筐子里,还有一块长条的板子,它们是成套的,这是爸爸做的,因为爸爸是个木匠什么都会做。
这木框里要先放一块长条布为了包住豆腐,然后上面放长条木板在压一块石头,压20分钟在反过来四面夹上木板,这时候开始卖豆腐了
5点多钟天还没有亮,妈妈挑起豆腐喊着:“豆腐”,村子里听到声音都出来买豆腐,几个村庄的人都买妈妈做的豆腐,因为吃豆腐很便宜,五角一块。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豆腐卖完了,这时侯的天才刚见白,回来时我们还没有醒,没有惊动我们,又开始准备做早饭,因为爸爸吃完早饭要去别人家干活。木匠是吃香的活儿,不仅干活还管两顿饭。
爸爸出门了,妈妈叫醒我们吃饭,高粮米饭水豆腐,我们吃的很香。
妈妈不仅卖白豆腐,还卖冻豆腐,冻豆腐要下午3点开始做,5~6点做好才能冻,因为那时候没有阳光了冻的豆腐结实。
那时候我们年龄都还小,一差两岁共六个孩子,我排行老五,许多事情没有记忆,这些事情哥哥向我诉说的。
我快到了上学的年龄,记得妈妈又养一头大肥猪和一窝小猪仔,又扣了个大棚。村里的人都到家来买菜。有时侯哥哥们帮忙到大棚里帮着摘菜,捆菜。
我跟妈妈说过豆腐房的活很累,为什么养猪还要扣大棚,妈妈说豆腐磨完之后豆腐渣子喂猪很有营养,会节省一笔钱,要不然也扔掉怪可惜。
我没有看到那头驴,妈妈说它老了卖掉了,现在不用驴拉磨用电磨了。
冬天卖豆腐比夏天生意好,如果赶连雨天就不能卖豆腐了。井里积满了水,这种雨水做出来的豆腐是不成块的。妈妈又开始犯愁了。哥哥说:“山上有泉水”能用来做豆腐,妈妈说:“可以试一试。
我也知道山上有泉水,因为哥哥带我去过,还喝了泉水问我甜不甜,我说很甜又特别凉。
妈妈用泉水做豆腐比原先做的还好吃,无论阴天下雨天不用犯愁了,
直到初中毕业妈妈仍然卖豆腐,精力还是那样充沛,哥哥们己经成人跟爸爸学木匠,用手艺养活自己。
农村的孩子不到20岁就成家了,家里的孩子太多,也为减轻父母的负担。二哥19岁就结婚了。爸妈出钱盖新房买家具給新媳妇彩礼,是妈妈辛苦积攒了的钱,没有给孩子们留下饥荒。
那个年代拉饥荒是常有的事,如果谁家要是赶上盖房子娶媳妇,都是互相帮助,有钱的帮钱场没钱帮人场。
妈妈没有别人帮忙,然后三哥四哥相续结婚。妈妈同样没用别人帮忙。
到弟弟结婚的时候。妈妈不开豆腐坊了。有60岁了,孩子们都不让她干了,他们的生活过得都很好,都能照顾妈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