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速度越来越快,阅读也越来越快,有的人30分钟能够阅读一本书,有的人还更快。我们这里说的快不是说让你能够达到这些人的速度,我们也没必要这么疯狂。我想介绍的快是让你快得有道理,快得有底气,快得心安理得。
这里我们将要介绍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强力研读。
一看这个名字,“强力”就知道这种读书方法很累,强度很大,不好玩;因为强度大,所以一天不能用这种方法阅读太久;“研读”就是要研究它、认真阅读。而且强度还那么大,所以速度自然也不能太快,否则没效果,我们不追求快。
“强力研读”需要兼顾两方面的内容:深度和效率。深度阅读需要时间,时间一长效率自然就降低。如何让这二者不出现矛盾呢?学会做读书笔记非常关键。笔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钱钟书非常喜欢读书,他的一生做了近400本笔记本,所有读书的精华都记录在笔记本上了。也许唯一能证明我们读过这些书籍的证据就是读书笔记了。我们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要求我们上课要做笔记,方便考试前的复习。但我们现在做的笔记跟小时候的笔记不一样,我们不能再按步照搬板书,笔记做了一大堆,把课堂上老师的话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那样没什么用。我们要做的笔记是“强力研读读书笔记”。
强力研读读书笔记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3.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发现这本书与以前读过的其他书和文章的联系。

对于刚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读书可能会比较累,一遍就想把这本书搞定没那么容易。强力研读读书方法强度很大,有的书的逻辑脉络可能不是几页就呈现出来的,作者会把它分散在好几十页,这就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认真找出它的逻辑。对于书中的观点我们当然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书中的亮点为我们所用。看完每本书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作者的哪些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可以用到我们生活中?其实最难的一步是最后一步,要想发现与其他书的联系前提你要阅读相当数量的书籍和文章,还要对这些书籍文章作者的观点有自己的见解,才能在双方间建立联系。这就需要时间的慢慢积累,不能一蹴而就。
好像讲了这么多,不仅阅读速度没有加快,反而减慢了。当我们比较熟练地运用强力研读法后,也看了相当数量的书籍,心里有了一点墨水。世界上的书籍成千上万,而知识就那么多,书籍间的重叠,知识的重复自然也不少。为什么那么读书达人能够读得那么快,读得那么多,而且他们的效果一点也不亚于平常人?就是因为他们跳过了两本书间讲的相同的内容,只注重不同的结论。阅读达人秋叶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提到他自己每年能够阅读近180本书的原因就是他学会了这种方法,跳过自己看过的已知的结论,专注那么不同的结论,让自己快速阅读。
也许这才是让快速阅读更“快”的不二法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