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期待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每个人期待的,想象的爱情模样都是不一样的吧。
有些人的爱情是甜的,有的是苦的。
有的笑多一些,有的眼泪多一些。
就拿母胎单身二十几年的我来说,我希望我的爱情是甜的,甜到掉牙的那种。
有高高帅帅的男朋友,然后,两人,三餐,四季,我们也会像所以情侣一样,做尽这世间的俗事,经历着生活的平淡和磨难,到最后我们还坚定不移的爱着对方。



我不会停歇去寻找他的脚步,因为我还没有感受到他带给我所有爱情里的感受。对于身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我们丝毫不缺乏爱的能力,也拥有着最好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喜欢一个人就大大方方的说出来,这样我们就不会后悔,因为自己的怯懦和犹豫错失了喜欢的人。
现在的我们不会被规矩和伦理纲常限制,可以畅心所欲的寻找人生唯一之灵魂伴侣。也不会有世俗的眼光,批判和指点我们这般勇敢的行为。
我想, 一个人一辈子没有机会去茫茫人海中寻找毕生所爱,是多遗憾的一件事。
现在的我们对感情,婚姻都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主张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恋爱里的肆意妄为,婚姻里的相濡以沫,我们都体验的满满当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辈乃至父辈以前的婚姻基本都被这八个字承包。很少有人能够自己拥有选择权,可以选择自己的灵魂伴侣和一生所爱。或许是时代所迫,观念所影响,让他们觉得婚姻是他们一生中顺其自然的一部分,到了该结婚的年纪,父母属意,媒人说媒,就这样顺理成章的促成了两不相识人要度过以后余生。但一个鲜活的人,在懵懂的年纪,还没来得及春心萌动,就被宣告即将踏入婚姻的殿堂,是多可悲的一件事。
徐志摩一生中的三个女人,从张幼仪到林徽因再到陆小曼,一个诗人信仰寻找人生唯一之灵魂伴侣,所以他的结发妻子张幼仪便是这场包办婚姻的失意者,徐志摩娶她回家,只为传宗接代,却从没有把心放在过她身上。遇见林徽因之后,即使是在家中有妻有子的情况下,还是对着另一个女人表明自己的爱慕之意,这就是包办婚姻的悲凉之处。无法选择自己所爱,也将别人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可是却也有人在这样的婚姻条件下相濡以沫的过一辈子,是因为没有体验过爱人的滋味?还是觉得身旁的人就是冥冥之中要来和自己相遇的人?
就拿我自己的父母说,他们的婚姻就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合,可是我曾不止一次的对我妈妈说我希望我以后嫁的老公也如我爸爸那样,懂得包容,让步和关爱。
他们的婚姻以前也曾不被人看好,可他们却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三十年。爸爸的性格属于比较温和,看得开的,而妈妈的就是比较火爆,急性子。这两种极端,在他们的生活中就形成了一种互补的模式,妈妈的性格让爸爸少吃了很多亏,爸爸的性格让妈妈体会到的就是对他的包容和理解。在我的记忆里,妈妈生气,不管对错,一般就是爸爸去哄,哄到开心起来为止。我不知道他们的感情里有多少爱情的成分,可我想他们一起走过的这些年一定让他们离不开彼此。对于爸爸来说,妈妈是他精神的慰藉,是他回家的温暖,对于妈妈来说,爸爸是他信念的支持,他们就在这平淡无奇的日子里,相濡以沫,度过余生。
我想我以后的老公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和我的爸爸有着某种相似。他们的婚姻在我眼里是成功的,是他们的婚姻影响着我。所以我才会对我以后的伴侣充满期待。
他们现在依旧会相拥而眠,这是我觉得很甜的事。感受彼此的体温,呼吸,最重要的是带给彼此的心安,噩梦惊醒,摸摸手边,发现原来我在你怀里,便又沉沉地睡过去。
有可能父辈的他们无法找到自己毕生的爱人,但当准备步入婚姻的时候,就要本着好好过下去的想法,好好经营婚姻生活,一起孕育子女,一起度过余生。
世界上数不清的人,却偏偏我们能够相遇,就好好拥抱,好好过日子。
希望我们一生都可以被爱,也拥有爱人的能力,然后感受这世间最浪漫的感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