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论“有.无”之道或者说“阴阳规律”的具体作用
无:此处指空虚。
原文: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李读经:三十块木板组成轮子,轮子和轴承组成有用的车轮,因为有轴承和车轮之间的空虚部分(无),车轮才能转动,才有了车的用途。
揉合粘土,制成陶器(有),有了陶器中空虚的部分(无),才有了陶器的用途。
开门窗造房屋(有),有了门窗空虚部分(无),才有了房屋的用途。
总上所述:“有无现象”就是大道法则的“阴阳规律”,有给了人便利,无给了人用途。这也是“有无合德.阴阳互根”的作用。“有无”或者说“阴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题外话:大道的“有无”形态,具体事物的“有无”表现,都是道德法则的阴阳规律。道德法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切皆在道中。大道法则延生一切规律。
李道说:事物的两面性各有其用。想要趋利避害,必须善念为先。为了避害而作恶,终将自食其果。“强梁者不得其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