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卡时,看到昨晚胡老师说自己五年级的儿子忽然问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女朋友?
作为曾经的五年级男生,丁老师接应道:“小学五年级,应该已经懂了很多东西了,特别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我们那时五年级就流行暗恋,就是对自己喜欢的女孩会有好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胡老师感叹:“做家长太不容易了。”
胡老师家小帅哥这个问题,今天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而胡老师和丁老师的对话,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我试着整理自己的想法如下:
首先,我觉得小帅哥问妈妈这个问题,表面看是“忽然”,其实可能由来已久。我觉得,无论哪个年代,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度都不会相差太大,回忆我们自己对异性生出好感的日子,难道比小帅哥晚了许久吗?
80后的丁老师说自己五年级时,同学间就流行暗恋。如今的孩子比起我们那时候,幸运的地方在于,社会对他们这方面的表现宽容了许多,虽然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仍然不赞成孩子现在有异性朋友,但也不再会像三十年前那样,闻之色变,如临大敌了,这要感谢时代的进步,让我们可爱的孩子敢于怀着好奇和兴奋,来问我们这个永恒的问题。
胡老师感叹做家长不易,我却觉得,开放的时代,使得这件事变得容易了些,我会庆幸孩子居然和我谈这么美妙、宏大、关系到孩子一生幸福的话题,虽然孩子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爱,无法掌握爱的艺术,但正因为他们此刻的特殊性,谈爱、谈异性,会有别样的美妙。
我想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草房子》,那些和胡老师家小帅哥年纪相仿的男孩,面对纯洁美丽的女生纸月(这个小姑娘的影子一直在我记忆深处),经历了多么宝贵而艰辛的爱情体验。我想到的第二本书则是《小王子》,五千朵玫瑰,只有一朵属于小王子(读此书是在七年前,但愿没有记错情节),只因为他曾那样耐心地呵护她、包容她。
我不会笑一笑,就云淡风轻地把这个问题轻轻带过,我知道胡老师也不会这样做,很可能,这正是她感叹做家长不易的地方:轻轻带过,怕失去一次宝贵的交流机会,太严肃认真,又怕孩子接受不了甚至吓着孩子,尺度是如此难以把握,而母亲对儿子的爱与责任,又是如此的迫切,不敢有丝毫马虎。
或许,此刻我们应该放下家长的身份,回到那个和孩子一样大的年龄,和孩子一起去读《草房子》和《小王子》,以及其它适合启发孩子正确对待爱情的书,让孩子在故事中明白,爱是如此美好深刻,需要你从此刻起就做好准备,直到那一天真正来临。
这样,我们或许就能回答“为什么要有女朋友?”的问题了:因为女朋友会让你变得更美好,更深邃,因而,也更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