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提出分手,只是想被你挽留” | 恋爱中的依恋焦虑 | 恋爱关

“我提出分手,只是想被你挽留” | 恋爱中的依恋焦虑 | 恋爱关

作者: b5b338574587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23:09 被阅读0次

身边又有人恋爱了,也又有人分手了。

爱情的世界里难分对错,也许就是简简单单的,爱了就是爱了,不爱了就是不爱了。但爱情让人牵肠挂肚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欲罢不能,有的人可以潇洒的说再见,因为彼此足够理性和坦诚。有的人分分合合、纠缠不清,就算是知道不合适,也要在一起,就算是知道很伤人,也要说分手。

我见过很多姑娘,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死心塌地的跟着那个男孩,后来,自己爱的太深,对方淡的太快,于是开始用分手做威胁,刚开始,得到的是挽留。这样的戏码上演的多了,也就真的分手了,然后换自己去挽留对方了。即使她知道,结果都是一样的。

恋爱中的依恋焦虑

 

依恋,最初是源于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亲密的情感联结。我们注意到很多婴儿与妈妈的关系十分亲密,总要与妈妈进行肢体接触,不然就会嚎啕大哭。这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心理阶段,婴儿通常会在6个月时和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直到2岁。在6个月之前,婴儿会经历内源性社会微笑和选择性社会微笑,内源性微笑是指婴儿可能会对每个人都微笑,并没有特别的选择对象,是一种本能;然后发展到选择性微笑时,婴儿开始判断亲密与陌生,只对自己熟悉的面孔微笑。

在婴儿依恋建立的时候,因为个体差异和母亲的教养态度,婴儿会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安全型依恋是健康的依恋类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回避型和反抗型都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其中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另外,心理学家们还注意到一种不安全型的依恋--破裂型,此类儿童对母亲表现出冷漠。心理学家Ainsworth的研究显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占到65%,回避型占21%,反抗型占10%,破裂型占4%.

婴儿时期的依恋会影响整个人生的亲密关系,成人时期在恋爱关系中存在依恋焦虑的个体,其童年时期一般遭受过情感忽视,父母对自己的回应不及时、不敏感、间歇性、时好时坏,或者是长期处于被抛弃的恐惧中。个体在面临危险时都会启用自己的防御机制,在情感上也是一样的,当遭受了情感忽视和不安全时,个体会启用自己的心理防御,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不安,比如他们会选择逃避或者抗议或者依赖于拒绝同时存在的矛盾行为。如果一个人采取的方式是愤怒和焦虑时,TA属于焦虑-矛盾型;如果一个人表现出疏远、冷漠、拒绝时,TA属于焦虑-逃避型。

 

依恋焦虑的表现

 

存在依恋焦虑的个体,实际上是害怕情感上被抛弃的事实,他们需要采取对抗或者梳理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和获得被爱的感觉,她们内心是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在和爱人相处的过程中,就会充分体现出她们的这种焦虑,有些女孩需要时刻掌握对方的行踪,去哪里要报备,和谁在一起要报备,起床、睡觉都要打招呼。她们会十分在意对方的表情、肢体、语言,说不定哪句话就触到了她们的神经,然后出现情感上的怅然若失。她们需要对方言语上的肯定来确信对方是爱自己的,而且她们自己也不吝于表达爱意。她们可能会一边说着“我不会限制你的自由的,我们都需要自己的空间”,然而另一边又时时刻刻的需要知道对方在干嘛。

愤怒

 

依恋焦虑的人在恋爱中经常能感觉到愤怒,有时候把自己气的要死,对方可能还全然不知道你生气了。TA们过分关注对方,希望对方和自己分享一切,说白了就是我对你全身心投入、全然相信你,那么你也要全身心的对我,不能有任何隐瞒。如果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十分愤怒,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对方更多的关注,从而安抚自己的不安。

冷战

依恋焦虑的人长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冷战,内心翻江倒海,然而外表就是波澜不惊,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疏离的状态,回避、忽视,也不沟通,就是沉默着不说话,对方试图沟通时也是沉默不说话。TA想着对方能明白自己,能承认错误,但就是不肯沟通,其实在掩饰自己对于关系破裂的恐惧。

提分手

 

依恋焦虑的人还会通过提分手来缓解自己目前的情感焦虑,她们可能会信誓旦旦的对自己说,实在不行就分手啊,谁离不开谁呢?然后向对方提出分手,话说出口就会后悔,又不想拉低身段去反悔,如果对方挽留自己,就会觉得对方还是爱自己的,如果不挽留,就会印证自己的猜测,“TA果然不爱我了。”提分手实际上是她们的一种自我防御,感觉自己不被喜欢、不被珍惜,所以需要用分手来确定自己的安全感,就是为了让对方挽留自己。

依恋焦虑会有什么影响?

 

伴侣以为你无理取闹

 

如果你存在依恋焦虑,那么常常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会让你的伴侣以为你在无理取闹,比如你24小时查岗,比如出门必须报备,如果达不到你的要求,就认为伴侣不爱你,认为对方有了新欢,长期下去,你的伴侣就会感觉你很不讲道理,有公主病/王子病.因为你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发脾气,常常搞得对方一头雾水。

 

伴侣以为你很冷漠

 

焦虑-回避型的人喜欢冷战,也不能说是喜欢,而是冷战是她们的反应方式,拒绝沟通、与伴侣疏远,虽然内心渴望对方来安慰,但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是拒绝与对抗,让你的伴侣以为你很冷漠,有时会以为你们的关系走到了尽头。没有办法真正安抚你,也猜测不到你在想什么。对于缺乏沟通的关系,会让双方都很难过,是很伤感情的行为。如果你们两个人都存在焦虑依恋的话,可能就会更糟糕。你可能表现出来愤怒,对方或者和你一样,也一点就着,或者就选择回避,冷战,这样双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只会更糟糕。

 

你自己会很累

 

存在依恋焦虑的个体,苦于没办法和对方解释自己的行为原因,有时自己明知道行为不合适也会去做,那些回避型焦虑的人就会把问题藏在心里,自己在心里演了一部电影,而对方却全然不知。有时候就是因为对方的这种不知道,而更加触发你的焦虑神经。“你竟然连我为什么生气都不知道”

 

 

依恋焦虑是因为害怕被抛弃

 

每种关系类型的形成,都源于我们从童年开始就发展出的依恋类型。而焦虑型依恋的人就往往处于一种非适度依赖的不健康的关系模型中,使得他们容易成为过度依赖者。

母亲的回应不当

 

婴儿6个月是与母亲形成依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母亲没有积极回应婴儿的行为,婴儿就会认为母亲不喜欢自己,不管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要求和动作,母亲都不会给予反馈。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婴儿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依恋需求,也就建立不了安全型的依恋,对母亲要么回避,完全没有依恋,要么内心渴望,行为却拒绝。在其成长过程中,对待他人也没有办法形成亲密的依恋,觉得他人都会像母亲一样忽视自己,所以极度的缺乏安全感,渴望一种依恋关系,但行为上却常常表现出拒绝或冷漠。

教养方式过于严苛

从小生活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中的人,父母是权威,必须服从,几乎没有表达自我的自由。相应的,在亲密关系中,她们也常常依附于对方,服从于对方,认为这是合理的。这就容易使她们产生焦虑,随时随地都会害怕照顾自己的人会离开。她们的关系剧本是“我一个人不行”,认为如果没有其他人,自己就无法生存。

父母的过度保护

 

父母的过度保护也会造成个体长大后的依恋焦虑。因为过度保护就意味着父母包办一切,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点伤,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力。长大后,不能独立的判断自己的亲密关系,希望对方能保护自己,为自己做事。当不能感受到如父母一般的保护时,就会产生焦虑。

依恋焦虑,可以怎么做?

 

1、认清自己,不捆绑对方

先分析自己是否有依恋焦虑,如果是的话属于哪种类型,是矛盾型还是回避型。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是矛盾型,对伴侣既依赖又抗拒,就要试着在平常的生活中慢慢训练自己,比如说一周会出现这种焦虑3次,每次都伴随着对伴侣的愤怒和无奈,那么就设定目标,出现1次,要和伴侣事先沟通好,说明自己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希望双方互相谅解。你也要明白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将自己完全捆绑在对方身上。如果你是回避型焦虑的话,那么通常的表现就是冷战、回避。也和上一种类型似的,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把冷战的次数慢慢减少,而且在非冷战期,多和伴侣沟通,达成一致,以此来慢慢缓解你的焦虑。

2、充实自己,自我成长

依恋焦虑的个体容易在情感上依赖对方,有的形成严重依赖,一旦对方离开,就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后果。对于这一点,需要明确的是,不管和谁在一起,都不应该成为对方的附属品,不应该完全依赖对方。把那些用来查岗、生气、冷战的时间用来充实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慢慢提升自信,当你成长的很好时,就慢慢的不会再依赖别人,也能很好的处理恋爱关系。

3、不要轻言分手

男生可能有这种体验,几乎不轻言分手,一旦说出,就覆水难收。女孩们为了寻求进一步的关注和爱情的对等,常常会闹脾气说分手,但是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挺伤人。如果你想说分手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对方和你说分手,你会有什么感受。用一些理智的方式来处理你们的感情,而非言语上的气话。

References: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Carnelley,K,B&Rowe A,C,(2007),Repeated priming of attachment security influences later views of self and relationships,Personal Relationships,14(2),307-320

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订阅号小麦心理X(xiaomaixinlix)

相关文章

  • “我提出分手,只是想被你挽留” | 恋爱中的依恋焦虑 | 恋爱关

    身边又有人恋爱了,也又有人分手了。 爱情的世界里难分对错,也许就是简简单单的,爱了就是爱了,不爱了就是不爱了。但爱...

  • 该不该有的思念

    分手了,可我还忘记不了他,即使分手是我提出来的,可是那不是我本意,我只是想让他挽留下我,可谁知……也许,他没有那么...

  • 失望给多了,我就不想要了

    网上有人问:恋爱中,最失望的瞬间是什么? 其中有个答案让我颇为感触: 你提出了分手,我想挽回,可是,你头也不回就走...

  • 2018-10-08

    什麼是主動? 我真心想分手,所以我提出。 這是主動。 什麼是被動? 我沒有想分手,我提出,是想讓他挽留。 或者,我...

  • 焦虑型依恋

    你在恋爱时会不会控制不住地闹别扭?或是会轻易说分手? 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焦虑型依恋的表现。 焦虑型依恋的人,往往...

  • 未完待续

    是的,删了,又重新下载了,恋爱了,又分手了…… 他在微信提出分手,我反手删了一切他的联系方式,没有挽留...

  • 失去

    2018.6.26 当我提出分手的时候,你没有挽留我,意料之中,但我还是很难过,离开只是想要被挽留,如果开口那只是...

  • 2020-03-12

    恋爱分手了别着急三招教你辨别假性分手 恋爱中的情侣可能最怕的就是对方提出分手,毕竟爱一个人不是说不爱就不爱了,感情...

  • 着急结婚,就谈不好恋爱

    遇到过这样一个来访者,谈恋爱2个月,女友提出分手,自己想挽回。继续的原因就是自己想结婚,对方分手的原因就是得不到关...

  • 爱情最后还是会回归生活

    2015年6月22日我遇见我的先生,在此之前我正在谈一场陷入绝望的恋爱中,这场恋爱以我提出分手而告终,因为我遇见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提出分手,只是想被你挽留” | 恋爱中的依恋焦虑 | 恋爱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ef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