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亮剑2.0.第8组小组会
亮剑2.0第8组第10次小组会议纪要

亮剑2.0第8组第10次小组会议纪要

作者: 冯英坤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06:48 被阅读14次
    亮剑2.0第8组第10次小组会议纪要

    亮剑2.0班第8组第10周小组会

    主题: 如何学习阅读

    时间:2018.8.13早上6:00-6:45

    地点:YY-频道 27868608

    主持人:刘庆涛

    时间大臣:郑蕾

    记录大臣:冯英坤

    录音大臣:路颖

    会议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及介绍会议流程(2分钟)

    二、分享成员按照顺序分享(为保证高效地开展小组分会议,请及时上麦,每人2分钟)

    三、王静教练分享答疑(8分钟)

    四、自由讨论交流环节(5分钟)

    五、主持人总结发言(2分钟)

    1.丰国强分享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八组的丰国强,我的坐标是北京,我的三个标签是1:装修设计师2:风水前置设计师3:时间管理的践行者。那我来说一下看了以后的一些感悟

    1:刚学习完一个知识以后不必立即复习,因为这并不会加深多少记忆,甚至完全没有意义,如果一小时之后或者一天之后再复习那会更有效果。

    2:先猜测后学习,从而使得知识更深刻的印在脑子中。这就相当于我们读书的时候先看一下这本书的目录和序言,从中可以提前知道自己需要吸取本书中哪些是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点类似!

    3:学以致用,就如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讲的就是学了以后赶快在生活中实践,并养成习惯,当我们发现学习会带来这么好的习惯,而这些好的习惯又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收获,这么多的喜悦!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

    2.陈威利分享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陈威利,坐标东莞

    我的三个标签是:

    1.两个孩子的领路人

    2.财务工作者

    3.终身学习者

    今天的主题是:

    如何学习的阅读

    这本书,感觉蛮学术性的,有些内容需要重复去读才比较明了,也因为最近听书比较多,喜欢了听书得模式,因此对于看学术性的总不能抱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今天也由我来给大家领读《如何学习》这本书的第七节,第一次尝试这种模式的录音,很是开心,虽然自己感觉没有录的特别好,但是也是尝试了自己的第一次,泡在易效能里真好,有时候自己想偷懒了,易效能人仍能推着你往前走,很庆幸,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大概还剩2个多星期的时间就结束我们这90天的践行了,希望在剩下的17天的日子里,大家仍然能保持头30天的热情,让我们成为亮剑2.0的第一名,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3.陈俊杰分享

    各位伙伴,大家早上好!我是八组的72号陈俊杰,我的坐标江西南昌,三个标签:1、15年教培连锁践行者及商学院讲师;2、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及项目孵化投资人;3、两个男孩的父亲。

        关于如何学习阅读?

    我看纸质书还是比较少,坚持在开车时听音频有一段时间了,不断增加管理知识的积累。重温了一些如新三国电视剧和老师们的视频授课,对自己的演讲能力有帮助。近段时间通过共读书目,我采取的是读目录读序言,带着问题读,务精不务多,还是有收获。带着公司小伙伴们坚持工作日学习时间管理音频课,每天六分钟打卡,写总结每天反馈在群里,坚持的不错。现在也开始小伙伴们一起读纸质书,每周组织读书分享会,学习氛围有很大提升,不爱读书的伙伴也开始学习起来了,读书读好书,用正确的方法读书,是接下来我将坚持要做的事,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养成好习惯。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4.莫丹阳分享

    伙伴门大家早上好!我是浙江台州莫丹阳

    我的三个标签的是

    1:两个孩子的爸爸

    2:环保工作者

    3:易效能终身学习者

    今天我分享阅读三个认知、三个障碍、三个层次

    一、3个认知:

    1、积极的态度是你阅读的起点:调整好积极的态度,像开赛车一样去阅读。

    2、阅读是项不断精进的技能。循序渐进你的阅读技能,同时附有阅读训练。最后你会发现,训练和不训练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你已经不再是初打开这本书时的那个水平了,阅读认知和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不是什么都要读。在阅读之前,你首先要对阅读材料进行选择和取舍。有些需要精读,有些需要略读,有些干脆就不用读。

    二、3个障碍。

    在阅读的赛车道上,常常有三个致命的障碍在路上影响着我们。它们就是走神、回读和默读。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方法:提速!

    想想确实有道理,我们平时慢慢读,这些毛病全都有。所以,速度是关键。在阅读的赛车道上极速驾驶,一路撞飞三大路障。

    三、3个层次

    1、预览

    先看看前言,目录,后序,如果是文章,则先看看标题、引言(首段)、段落首句、最后一两段。预览的目的是寻找5W1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因、怎么)的答案。

    当你对这本书有了个大概了解后,你就会知道哪些是能够解答你目前问题的,是要重点看的,哪些是你已经懂得或对你现在没用的东西,是不用看的。预览就是让你心中有数,做出取舍。

    2、精读

    对于那些你想重点看的部分,你就需要精读了。但是精读并不代表着你要逐字逐句地读。关键点就在于不是去“读”,而是去“阅”即“看”。我们俯瞰地去“看”一行里哪些是关键词或意群或关键意群,通过只去读取这些关键部分,同样也能领会到一段话的含义,而不必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3、不读

    《如何阅读》则教给你三大不读的技巧:略读、扫读、跳读。

    略读是指找到段落、文章的大意或中心思想,通常都在段落的首句,或第二句,或尾句。

    扫读是指只找特定的细节信息,比如说在公司电话总表上找某个人的电话,在电视表上找想看的某个节日的播出时间,在网上找某个资料。

    跳读,和目的无关的内容跳开不读。

    《如何阅读》强调我们读书要带着目的,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读。凡是和目的、问题无关的内容,你就不需要去读了。

    5.刘庆涛分享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真诚的友谊来源于不断的自我介绍。我叫刘庆涛,大家都叫我涛哥,坐标南京

    三个标签的介绍一下我自己:

    1:上市公司全国招商总经理

    2:两个孩子的父亲

    3:  终身学习者:传统文化的终身研习,樊登读书会南京分会副会长,易效能时间管理的终身践行者。

    90天目标:

    养成晨间日记的习惯  坚持77天

    月累积跑步50公里,每周听三本书    本月37公里。

    每天吃早饭  本周在家坚持吃早饭,坚持每天和媳妇一起吃159,体重控制在79公斤上下了。

    本周的主题是如何学习阅读

    我采取的方式,我的学习主要以应用为主,所以现在主要的学习图书的途径是樊登读书会;2、精读目标是每月1本书,在书上花重点;3、拆书帮的方式,A是书本的内容B是我要怎么做。

    6.郑蕾分享

    大家早上好,我是郑蕾,坐标北京,我的三个标签:一年级小豆包的妈妈,财务工作者,易效能时间践行者。

    本周我们的主题是《如何学习》读后感分享,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情是急切的,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介绍的方法来成为书中让人羡慕的第三类人,用时最少,效果最好。但是读的过程中是枯燥无味的,书中涉及了很多神经学方面的专业术语,目前读了200多页,很认同作者的以下观点,当然也是经历过的。

    1、临时抱佛脚”在紧急关头的确很有用,但问题是,所得记忆不会持久。而分散式学习却能让你记得长久得多。

    2、“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更好。

    3、考试是记忆的好帮手

    4、对着自己也好,对着他人也罢,把你学过的东西表述出来,这种简单的做法并非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自考”方式,它更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这比你继续坐在那里盯着重点划线的效果肯定要更好,至少能高上20%~30%。

    亮剑2.0第8组第10次小组会议纪要

    7.冯英坤分享

    大家好,我是冯英坤,坐标北京。

    我的三个标签是

    1、两个孩子的父亲,儿女双全

    2、外企汽车零部件行业物流主管

    3、易效能践行者、马拉松爱好者

    学习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我从小也是一名很用功的学生,但是成绩总不是最好的。本书给了我解释,本书是工具书。从第一部分的去分析大脑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的关于记忆技巧,到第三部分的对复杂问题如何完成的剖析,第四部分的潜意识。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如何以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力气事半功倍的学习新知识。书中讲了很多种方法,我同样对书中的方法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易效能中有一句话叫只有相信才会看见,让我们简单相信书中的方法是有效的,然后根据自己的节奏去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让我们利用所学操练起来吧。

    8.静思分享

    78号静思周检视讲稿

    八组的伙伴们早上好!

    我是78号静思,

    我的坐标是:安阳。

    我的三个标签介绍是:

    1,终身学习者

    2,时间管理的践行者

    3,自由职业者

    看《如何学习》这本书,有点儿深奥,似懂非懂,这本书中的专业术语很多。

    书中讲了一个道理:学习不一定非要刻苦学习效果就好!需要找到一个让自己的大脑压力不大,轻松的方法。学习效果才好。比如:集中精力学习九个小时就不如今天学习三个小时,明天和后天再学习三个小时,再隔上2、3天学习三个小时这样效果好。

    再举个例子:学习一个小时,就休息休息,唱唱歌或打打球。然后再学习,这样效果好。

    还有这个大脑是非常高超的一个导演。他无时无刻在导演的非常严密合理的戏码,因为大脑中有一个模块儿,他叫解释器。它通过人遇到的,听到的,猜到的。臆想结合出一段情节合情合理的故事。他会创造出一套意义、一套说法、一套因果关系,思维连续不断的演下去。这就是我们大脑无时无刻都在做的事情。也能让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潜意识的东西也编到这个大戏里,所以平时我们要通过冥想、静心来捕捉到我们的心念。把他提升到我们的意识层面来觉知我们的大脑在导演什么戏码,来调服我们的心念,让他不要再躁动,让它平静下来。启动智慧,把我的编程引到正确的轨道上!

    9.皮亚利分享

    大家好!好的开始来自自我介绍,我是79号皮亚利,坐标广东佛山

    我的三个标签:

    1、三岁女孩的妈妈

    2、政府单位定点采购销售者

    3、易效能践行者

     

    《如何学习》心得:

    这本书主要研究如何学习,针对的就是学习的方法。学习是一系列的行为,每个人体现出来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耗时漫长,强化机械记忆而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基于大量时间付出而得来的,但可惜的是这种方式学到的内容很快就会消失,这种学习方法没有对大脑起建作用。这样的大脑是复读机,缺乏原创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仅靠拼时间,耗体力睡眠都不能保证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取的,最终搞垮了身体,大脑也没有发育得灵活,健康。

    把学习实践掰碎,跟朋友比拼学过的知识。学会善用时间,而非只强调学习的数量或强度。该分心的时候分心,这是好事并非坏事。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让朋友来找你,而且他们可以是你必不可少的助力。还有好些你以为的坏事,其实很可能是有帮助你学习的好事。

    学习靠的是自律。但同时也不能把自己的定位太高,放宽留给自己的余地。有时分心反而有助于学习打个盹也有主语学习。有哪位这种快要完成的东西和彻底完成的东西对比,反而会在记忆中逗留得更长久,还有在开始学习新的东西前先测试下,会使我们在随后的学习中事半功倍。当我们的大脑满负课业运作时,当它做为一部学习机在运作时,他不但显现出了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也ixanshi出了局限性和无限可能性。与其一次性塞给大脑大块东西让它去消化吸收,不如给它一大盘各式各样相互关联的杂碎,反而更容易高效的吸收。吧学习化整为零、随机穿插到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反而能提升大脑的记忆效率。哪些做起来看样子好像耽误了时间,分散了注意力,可实际上效果非非如此。

    学习的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用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信息获取而已。有一些过去我们一直以为是打扰学习的最恶毒的敌人,包括懒惰,漠视。分心。其实也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大好人”。

    10.路颖分享

    亲爱的伙伴们,很开心每周都用满满的正能量和伙伴们的陪伴打开一周的序幕。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学习》这本书的阅读分享,坦白说,一开始的前两周,我也一直都没进入打开学习的模式,看了前面几页,总感觉很难,看不懂,或者说是感觉自己会看不懂,所以一直没有真正的开始实施阅读,第一周也就是把序言看了一半左右。但就在昨天,每周六固定的大青蛙周检视和读后感需要提交了,就决定给自己2个番茄钟的时间,告诉自己,不管看不看得进去,既然是班级的作业,我不能比别人差,哪怕感悟出来的东西在别人看来是比较初级的,至少我做了这件事,挑战了自己,再说了,这本书既然有那么多人推荐和好评,自然有它的意义和道理,关键不是纠结我看不看得懂,而是我能看懂多少,并且能帮到自己提升,哪怕只有一点,我这2个番茄钟也赚到了。SO,放下所有的包袱,我一口气看了2个番茄钟,50分钟。而意外的是,我居然都看懂了,而且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但距离计划出门只剩下一个小时了,只能先完成了读后感和周检视的任务,告诉自己,回来再读。昨晚回家后又看了2个番茄钟,一直看到了整本书的40%。原谅我不知道到底是多少页,只知道看到了第二部分:增强记忆的几种方式,我用Kindle看的,还没研究清楚它们的页码在哪。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完了第一部分的收获:第一部分是介绍大脑的运作方式,是如何储存以及有哪些规律。开篇就定义了,把大脑比做是一个电影的摄制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拍摄出一部完整的电影或者短片(也就是记忆片段)。大脑至少有2个负责记忆的构筑,一个是负责显意识的海马体,一个是负责潜意识的新皮层(大脑最外面的那层薄薄的外皮层)新皮层的各个部位掌管着各不同的记忆内容,语言,视觉,运动,感官,听觉和计划与决策等等。我们的右脑是艺术大师,负责看,辨识,是处理空间与视觉的行家,而我们的左脑是智者,是语言专家,负责描述,表达。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左脑里有一个“解释器”,会根据接收到的各种零星信息,自己编造出一个故事来,并且会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加合理而创造出一个一个的符合逻辑的支撑事项。这个解释器也就是我们大脑的总导演。他给出来的记忆有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会掺插进他自己的理解而编制出来的细节或走向。大脑可以记录下来的东西远比我们自己以为的要多,我们之所以觉得自己健忘了,记不住东西,只是因为你的记忆提取这个模块远不如你的记忆存储模块那么强大和靠谱,没有任何细节会彻底消失,只不过记忆提取的“踪迹”每一次都会略有不同,而且永远如此,结果就是,我们自己用我们的记忆来改变记忆。好玩吧?

    这才是第一部分的前半部分,时间关系,今天我就分享到这里,有兴趣交流的同学我们下来在群里具体交流,我的本周的大青蛙就是把这本书全看完,然后写出一个完整的读书笔记来。谢谢大家!

    11.吴婧分享

    大家好,我是80号吴婧,我三个标签是:第一个标签是️质量工程师,第二个标签️时间管理的践行者,第三个标签️终身学习者。

    本周的主题是如何学习读后感。从小到大,差不多在学校里学了20年,用着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安静认真坐在书桌前,专注读书。而如何学习这本书,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传统的以刻苦为要义的忠告大相径庭。

    作者首先从脑科学开始,介绍了大脑学习的核心部位:内嗅皮层,海马,新皮层。海马是记忆不可或缺的部位。身体技能的记忆即动作技能学习并不依赖于海马进行记忆。记忆并不存在于某个单独的地方,而是沿着大脑新皮层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分布其间。而且大脑一瞬间所吸纳到的信息远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多,而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的感知,会在我们回想时浮出表面。

    接着第二部分,通过心理学家的实验说明,环境,心境对记忆的影响。学习时,我们吸纳到脑海里的东西与我们能意识到的那部分相比,要多很多,其中一部分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记忆力。所以多换几个场所学习是窍诀。同时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用这种办法学习,学得的东西不会更少,而记得的时间却能长久。

    本书的阅读,让我对记忆有了新的认识,了解了大脑记忆的原理和大脑讲故事的能力。 遗忘其实并不是真的丢失了,而是暂时提取不出来。遗忘可以过滤干扰信息,把该输出的信息输出出来。遗忘还有利于学习,和练肌肉一样,先损耗,后增长。同样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会记忆更深刻,因为调动了更多的感官,更容易提取信息。记得以前听过用香薰,或者手脚配合动作来加强记忆,包括晨间日记推荐记录感受,都是运用的这个原理,多方位采集信息,才方便提取存储在大脑的信息。复习也同样给出了拉开时间间隔学习而不是临时抱佛脚会有更好的记忆效果。我也准备来实践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读书时做点香薰,间隔复习,特别是复习是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在不同的场景中复习来试试看看效果。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12.王静教练指导与分享

    看了《如何学习》这本书,我只恨为什么我没有在学生时代读到这样的书,或许说不定那时候用着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成为学霸,允许我这样幻想一下。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影响了我很多,也颠覆了我对过往的一些学习方法的认知。

            过去,我在老师眼里是勤奋刻苦的学生,然而不是老师要培养的聪明学生,意思是成绩一般,现在看来我是用错方法了。

            回想以前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最怕什么,我最怕的是遗忘。遗忘是我们学习最大的敌人,好不容易记住的课文,单词给忘了,到了默写或是听写的时候,拍着课桌叫到:天啊,早上才背的,怎么又忘记了。那种懊恼失落场景还是历历在目。然而在《如何学习》的书里却阐述了遗忘是大脑里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帮助过滤垃圾信息,使大脑专注于某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因此如果没有一星半点的遗忘,对长远的学习就没有任何好处,遗忘就是过滤完干扰信息后激活并加深已学得的部分,这就跟锻炼之后的肌肉一样,先损耗,后增长。相对应的作者提出了一种遗忘式学习的方法,这对于我们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不是一种很大的颠覆呢?以后就不要再怕遗忘了,应该庆幸我们忘记了,忘记不一定就是坏事。

            在上学那会,我有一个特深的感受,一到期末考,老师划很多所谓的考试重点,大家在考前就拼命的抱着那些重点复习。我呢?会去找个一个安静的教室或者图书馆复习,甚至连着几天都在一个位置上死磕我的考试秘籍。然而本书里的几个研究实验却证明,多换几个学习场所,打破以往的建立起来的学习定式,可以强化学习,会让我们学到东西越发不必依赖周遭环境。原来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死磕也未必是有效的方法。因此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试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像我们那种期末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方法,确实让我们在考试中提高了成绩,不过考完试以后不久我们也差不多忘光了,感觉没学过一样。其实在平常的学习就要养成进行间隔时间的复习,一方面能够有助于我们提高新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有更深入的研究。书中还介绍其他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读完后对自己过往那些传统方法有了清醒的认识。

            最后,我们都知道平常睡眠很重要,其中脑科学家认为,睡眠可以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无论在我们睡觉的时候还是醒着,大脑都会对信息做很多类似的整合工作。回想高中时代,我身边的同学总有在宿舍开着自己的小台灯读到三更半夜,现在回想起来确实也没有太必要了。不过对于何时睡、怎么睡有讲究的,每个人也不都是相同的,因人而异。书本里有介绍一个完整而成熟的睡眠学习模式,对不同阶段的睡眠是如何巩固记忆的给了最全面的说明。比如按照睡眠阶段来划分,如果第二天要应付需要发挥记忆能力的考试,那就要确保自己在常规就寝时间睡觉,充分满足11点到1左右的这段深度睡眠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早起赶紧再复习一遍。所以有时候如果会有贪睡习惯的人也不要太自责,说不定会在休息睡觉中激发创新灵感,还有可能解决掉自己的千年难题。

          在过去,我们容易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毫不相干的缘由,学习成绩不好因为不认真读书,或者更扯淡说因为自己笨,其实是没有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远离校园生活隐身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中的我们,学习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把科学的学习方法融入到生活中。《如何学习》中说到每天在我们觅食的过程中,大脑在觅食,以最高效益吸收着最有价值的信息以及最为关键的求生经验。伴着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我们用好大脑,做一个终生的学习者。

    生命如水,时光如歌,我们在快乐的分享中结束了今天的会议,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一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亮剑2.0第8组第10次小组会议纪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fy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