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负面情绪的人,有些人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比如这个人是我们的妈妈。更甚者,这个负面情绪的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对情绪及时止损呢?我认为有三个方法。
第一,我们要搞清立场。保留不参与情绪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倾听和陪伴者。在看蔡康永主持的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是对方哭就跟着哭,也不是对方恨就跟着恨。记得康永哥在主持一档节目的时候。有一个歌手哭的很厉害,康永哥很淡定的在旁边倾听着。若干年后再次相遇这歌手还问康永哥,为什么我哭的那么厉害,而你却无动于衷?康永哥说,因为我在想下一个我该问你什么问题呢?所以我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倾听与陪伴者,但我没必要参与你的情绪中。
又比如你有一个很喜欢抱怨满腹牢骚的朋友。如果你开始还听他抱怨,听多了之后你就开始躲着他 ,这样反而会伤害友谊。其实这时候如果你能坚定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在我能够做到的范围内,我很乐意陪伴你,但并不是无止尽的。”
当你能够站稳这个立场的时候,下次你有朋友再想向你倾诉的时候。如果你确实是很累的情况下。你可以直接说“我今天太累了,只可以给你半小时的时间。”接到这样的信息,我相信你的朋友也是能够理解你的。采取这样的立场 也表明我们对这段这段情绪是认真的。我认真的倾听半小时总比我一边倾听一边低头滑手机点头的好。
第二个情绪止损的方法是定下原则。我们常常羞于情绪的止损,但是如果是想像成朋友借钱呢。朋友来借钱,你对钱会很有概念,你一定会想我手里还有多少钱能借出去,她能不能还 他多久能还?因为钱是看得到的,借出去就没有了,因为我们手上的钱是有限的。可是面对更珍贵的东西,比如时间注意力,我们我们就容易忽略掉这些了。我们不仅时间是有限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通常我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只有90分钟,过后就会疲惫了,没法做其他工作了。
前段时间有一部很足很火跟据亦舒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其中罗子君因为婚姻的原因受害了。每天哭哭泣泣哀声哀道的。一个电话打来,作为大公司的主管的闺蜜就放下手头的工作过来陪她。可是在亦舒的原著里,并不是这样的。她给她定了一个规矩,我每天只有十分钟的时间可以陪伴你。
康永哥在业界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情商的人,那他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是怎么处理的呢?他说他一般看到信息是我最近好累啊。我最近有一个什么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开头的。他通常都会去先忙自己的事情,也许过几个钟头才过来看一下。如果是不紧急的,还会拖上一两天。朋友可能会说,你怎么拖这么久才回信息?他也只会回复一个表情符号。表明我虽然不解释,可是跟我诉苦,那我有我的规矩,我有我的节奏,我不是24小时在这边扮演倾听专线的。
其实这样一个原则对于负面情绪的人是自己也蛮适用的。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我只有一小时的时间用来情绪低落。这样反而我会特别珍惜这段时间。对自己诉说,或者写下来。我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难过,我到底难过什么?
处理负面情绪的第三个办法就是把对方的情绪具体化。我有一个朋友。他很少有时间回家陪妈妈,她妈妈常常一个人呆着,所以只要他一回家,他妈妈总是喊背痛。请了几个医生,医生都说他妈妈并没有背痛。他就很困扰。这时医生说他妈妈喊背痛,可能就是在呼喊他的注意力。他妈妈是觉得直接跟儿子说想他了,让他儿子不上班来陪着她,觉得有罪恶感。所以我们尽量把对方的诉求具体化,发现隐藏在负面情绪后面的真实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