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思想自古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基因,成为圣人也是很多文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功业,这一思想即便在清朝末年也根深蒂固,比如张勋、康有为就各自有“武圣”“文圣”之称。明朝以前,圣人尚有可遇不可求之说,但经过王阳明的一番精神洗礼,圣人成了人人皆可得之的修为。这对某些人来说,确实是件好事,但对社会整体而言,则会衍生出一种类似于经济学中“外部性引发市场无效率”的内部性危机。
外部性是环境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简单来说,外部性就是一个人、一家企业或者一个国家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有些外部性是正面的,比如你接种了流感疫苗,那些并没有接种这种疫苗的人将因你获益,因为他们感染流感病毒的概率减少了;有些外部性是负面的,比如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有毒烟雾,不仅危害环境,还破坏大家的健康。如果不对这种负面的外部性加以管控,它就会危害他人、环境,最终不可避免地危害到市场,并让市场以“无效率”的方式运作。
火力发电厂排放有毒烟雾的危害并非仅仅具有外部性,实际上,它也会影响厂家本身(厂房因污染需要经常粉刷,工人医疗费用也会增加)。所以,为了减少这种危害——尽管厂家是站在控制成本的角度考虑——它会控制污染。不过,厂家只会基于自身的成本-收益来确定自己的支出。也就是说,一旦它发现减少污染的支出已经让自己无利可图,它就会终止这方面的努力,而剩下的则依然由社会承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提出可以通过平衡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办法来确定符合社会效率的污染水平。当然,这里面有个关键的条件就是“符合社会效率”。言外之意就是,政府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而不会制定类似于“无风险”或“零排放”的政策。这一点很明智,因为将污染降低到零排放通常会使成本上升为一个天文数字,而减少最后几克的污染物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却少得可怜。这其实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体现。
那么,这和圣人思想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的所指。实际上,“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可以把“圣”理解为“纯粹的”“无风险的”的。也就是说,圣人思想潜意识里将“人力”这种资源,在道德上引向类似于“无瑕疵”“零排放”的境地。而经济学家已经证明,它的边际成本很大,而边际收益却很少。
圣人导向表面上是内部性的,但不可避免地导致外部性。这与是否接种疫苗可能是自己的事情,但不可避免地对他人产生影响一样。其实,那些被圣人思想吸引的知识分子,通常都有着聪明的头脑,当他们把精力用到诸如成为圣人这样的精神追求的时候,功利非但受到这种导向的外部性影响,也会被这种思想本身挤压。
除了有无影响外,影响大小也事关重大。以乔丹为例,他可能因为敏捷的身手,在修剪盆栽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甚至可能是所有园丁中最优秀的。但这是否意味着他应该去当园丁呢?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他打篮球的社会效益要大得多。当然,如果乔丹在打篮球的时候,内心突然发生了某种改变,或者受到某种社会潮流的影响,感觉园丁这份工作更能培养自己的心性,那么他做出这一选择之后,社会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数以十亿计的经济损失。一个人的影响尚且如此,当社会把圣人思想当做一种流行文化时,它的“市场无效率”的影响就会叠加,其影响更是难以估量。明朝中后期,很多学者不讲学问,只知高谈心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导致明末社会凋敝的原因之一。
从成本、效率等角度解释圣人思想有点时空错位的感觉,毕竟即便是在西方,效率也是一个充满现代性的概念。但是,就像很多现代化的技术是分析古代文物的科学工具一样,经济学的很多思想也是我们全面理解历史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