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故事

作者: 雪野木屋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20:06 被阅读657次

    十四年抗战,东北人民经历了深重的苦难。在黑龙江,在北满下江,这种苦难更深重,人民的反抗也更激烈,因此也才有了下江红色根据地,才有了日寇的哀嚎:汤原地皮红透三尺!

    下江,是一块中国人以死相拼的土地!下江,遍地英雄!

    (宋朝发向笔者讲述往事)

    当硝烟散去,人们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战争的伤痛开始啄咬他们的心,他们在哀痛中舔舐着伤口,在哀哭中怀念着亲人……

    我结识一位八十七岁老人,名叫宋朝发。他是一位孤儿,父亲是东北抗联三军九师七十五团团长,牺牲于松花江畔帽儿山上,母亲也被汉奸杀害。他颤巍巍叙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打动着我的心。

    下面是他叙述的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宋朝发):“当初在新建村,有一户人家,哥俩,跟我们住在一个房子。三间房,他们住东屋南炕,我们住西屋北炕,都姓宋。老大宋福,老二宋太,一共四个儿子。老大宋福十八岁时上井沿儿打水,辘轳把胳膊打折了,残了,叫宋拽子。过后他就当先生了,学医了。”

    (解读):解放初期,宋朝发家和一家姓宋的兄弟二人同住一撮房子。在北满荒僻艰苦的年代里,借住或租住房子,两家人甚至几户同处一个屋檐下的情况很常见。这家姓宋的人家,原本兄弟四人,为什么只有兄弟二人了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宋朝发):“他们家原来在那住呢?汤原西北有个围子,叫陷马沟,他们在陷马沟住。

    秋天割地了,一家人正在割黄豆,抗日队打汤原,咔咔响枪,他们听见了。他家老爷子说:现在年轻人真是差劲儿,一人一马一根枪,好吃懒做吃八方。这时候不出去,不趁年轻浪一浪,枉活一回人呀,多咱(何时)能出息人呀?三儿子一听,把镰刀一撇,当时就走了,去了夏云阶队,当抗联去了。老儿子也走了,上肖啥的(一支头领姓肖的抗联队伍)队去了,在依兰八浪河。”

    (解读):陷马沟距离汤原县城西十公里,现在是汤原镇仙马村。以上的叙述还原了一个场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宋家父子几人正在地里劳动,突然传来了抗日军民攻打汤原县城激烈的枪声……这一阵枪声,让宋家人的生活从此改变。

    历史上,抗日军民攻打汤原县城共有两次。第一次是1933年8月14日,高庆云戴鸿宾等人,联合义勇军老大排,动员西北沟等地老百姓,攻打汤原县城。由于武器落后,各部缺少配合,战斗纪律涣散,行动失败。凌晨,攻城武装向城西退却,日伪军追击至城西汤旺河畔,有数十人被赶进河中淹毙。如果这个日期是农历,中秋节后秋收已开始,宋家父子在地里收割黄豆,听到枪声是说得通的。

    第二次夜袭汤原发生在1937年,六军参谋长冯治纲组织部队和抗日救国会等地方武装,动员西北沟一带百姓,一鼓作气攻入县城,打死了日寇高级参事官宫地宪一等多人,救出抗联和抗日群众70多人。激烈的枪声在空旷的夜晚传出好远,陷马沟应该能隐约听到。只不过这次打汤原县城是晚间,这样宋家人割地的场景就不对了,而且夜袭汤原发生在5月,不是收割的季节。查阅历史资料,如此激烈声势浩大的战斗,在1937年前后,只有冯治纲领导指挥的夜袭汤原之战。据此判断,如果是第二次夜袭汤原让宋家父子听到了枪声,则可能是在农舍里,或者是在院落里听到的。这或许是由于年代久远,口口相传,出现了时间与地点的偏差。

    正是在这一合理推断中,宋家父亲不由自主说出了那一句充满豪情,同时又有点江湖气的辞令:一人一马一根枪,好吃懒做吃八方!这本是一句古老的戏词俚语似的辞令。关键是后面那几句讽刺味十足的话语:“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差劲儿,这时候不出去趁年轻浪一浪,枉活一回人呀,多咱能出息人呀?”这里的“好吃懒做”,可理解为上队当兵吃饭,非“一人一马一根枪”似的散兵游勇。“浪一浪”,是出去闯荡一番。在这几句辞令的鞭策下,宋家老三、老四从军而去,一个去了六军夏云阶队,一个去了八浪河。

    八浪河,为小兴安岭余脉的八浪河流域,地域包括伊春,依兰等地。抗日战争时期,八浪河经常有抗联三、六军等部活动。

    (宋朝发):“这宋老四老疙瘩怎么牺牲的呢?光复以后,他大哥宋福是先生,上浩良河给人家号脉回来,过汤旺河时,遇到个人(陌生人),这人见他胳膊是拽子,残人,穿着像个治病的先生。(陌生人)就问:先生,你贵姓?我姓宋。你是宋先生?是呀。那咱们哥俩坐这唠一会儿。

    (陌生人叙述)你有个老兄弟,当抗联,在姓肖的队上,管大响呀,我也在那个队上。那天,我们骑马往山里跑,放大雾,那儿马“呀哈哈”叫唤(宋朝发讲述到此,模仿儿马发出的一声嘶鸣,非常逼真)。日本人站在正道眼上,拉大栓,啪,冲着大雾里打了一枪。就给你们老兄弟后背打进去了。打进去了,他蹬着马嚼子跑出去五里地,我们回头一看,宋老疙瘩不行了,脑袋瓜子搭拉马肚子底下。我们下来三四个人,把他抱下来,枪也抹下来。道旁边儿有倒木,把倒木搬开,就把他放底下,用倒木压上了。他是管大响的,皮包里装的钱、账本,(肩上的枪)枪都拿走了。你们老疙瘩死的惨啊!大哥。用倒木压住是防备狼野兽啥地祸害尸首。”

    (解读):这一段是故事的主体。解放了,光复了,从军的人回家了,饥寒交迫的百姓终于在侵略者铁蹄下熬出来,安静地生活了。此时的宋家人,鼓动儿子参军的老父亲早已去世做古。老二宋太老实巴交地种地务农,老大宋福因为残疾干不了活,学了中医,成了一位行医的郎中。宋家已经由陷马沟搬迁到了洼区的新建村生活。为什么搬家?很可能是因为家里有人参加了抗联,为躲避日伪的追杀而搬家的,这在抗联家属中是很常见的事。

    在一个平常不过的日子里,老大宋福去浩良河行医回来,走到汤旺河边,恰巧遇上了一个人,此人恰巧就从他的身着打扮上,判断出他就是宋先生宋拽子。不用说,一定是宋老四宋老疙瘩在队上时说起过家里的情况,说起过他有一个拽子哥哥,因此,这位战友一眼就认出了前面的人就是宋先生宋拽子,就打了招呼。陌生人坐在汤旺河边,把宋老四当抗日队牺牲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的哥哥宋福。这也是战友一种情分和义务,说不上谁先死,活着的人有责任帮助他们办完这最后的事。

    管大响,是队上管钱款账目的人员。宋老四是队上的管家,随身背着队上的经费和账本。战友们把他背的钱款账本包裹拿下,把他的枪摘下来,就在路边的林子里,搬开一根倒木,把他压在了倒木下面。放在倒木下面,是为了防备野兽吃了他的尸首。听到此,我的心在抖颤,这就是我们的抗联战士啊!他们就是这样倒下即被安葬,荒野密林,到处是他们的坟茔,如果那还算是一块坟茔的话。

    难怪宋先生宋老大回到家里一场痛哭,难怪他一边哭一边数落他那“蛊惑”两个弟弟参加抗联的老爹。不要怪他觉悟不高,不要怪他说落后话,没有说出豪言壮语。他只是一个农民,只知道自己的亲兄弟双双战死杀场,再也回不到他们简朴的农家小院了。

    (宋朝发):就这么地,这宋先生回了家,他兄弟媳妇给烫的酒,他一边喝酒一边发牢骚:人家老人都有正事,俺们家老人就没有正事。哥四个让他一句话给说走了两个,两个都死了,都死得不清不明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剩下俺们哥俩,一个残子,一个光会种地,穷地(日子贫穷)。他就边嘟嘟边喝酒,一边哭,我就听见到了。我问:二嫂,你们家大哥哭什么呀?宋家老二宋太的媳妇说,想起他老兄弟了,他老兄弟当抗联让日本人打死了。骑马跑出去五里地,死了。他知道了,听人家说了,想起他兄弟就哭上了。

    (解读):就是这么一则简单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北满下江,在刚刚光复解放的年代里,被一些人记住了,又很快被人遗忘了。为了不再让人们轻易忘了它,我把它记了下来。

    真实的故事

    (宋朝发及女儿宋晶凤与抗联六军参谋长冯治纲侄孙冯福才、二师师长张传福孙子张德昌合影。)

    2018年12月6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实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ka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