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注释-逍遥大魚 ༆第十二章 为腹不目

《道德经》注释-逍遥大魚 ༆第十二章 为腹不目

作者: 逍遥大魚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22:54 被阅读0次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大魚注释:

眼睛是用来辨识颜色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鼻子是用来探查气味的,舌是用来品尝味道的,身体是用来感知环境的,心意是用来体察情感的。正如佛家所说,眼耳鼻舌身意,对应色声香味触法。

这些感知能力有其本性,只为自然服务,不被过分使用时是最完满的状态。但倘若人们不顺从其特性,违反其使命,透支其本分,则会对它们的自然状态造成损伤。

比如:

眼睛受到外物驱使,会因为追求太多美色,有眼却看不到世间美景,如同目盲;

耳朵受到外物驱使,会因为追求太多音声,有耳却听不到天籁之音,如同耳聋;

鼻子受到外物驱使,会因为追求太多气味,有鼻却闻不到自然香气,如同无闻;

舌头受到外物驱使,会因为追求太多味道,有舌却尝不到世间美味,如同无味;

身体受到外物驱使,会因为追求太多刺激,有身却感不到季节变换,如同无觉;

心意受到外物驱使,会因为追求太多欲望,有心却知不到人情冷暖,如同无情。

难得之货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却因为稀少而被推崇得珍贵,众人为取得珍贵的货物绞尽脑汁而错失幸福。

圣人只用眼睛欣赏世间美景,用耳朵聆听天籁之音,用鼻子探查自然香气,用舌头品尝世间美味,用身体感知季节变换,用心意体察人情冷暖。

圣人尊重感知能力的自然本性,在分寸之内细微感受世间一切,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怎会为过分的需求而分神?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注释-逍遥大魚 ༆第十二章 为腹不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五音,五味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

  • 道德经(二十九)> 是以圣人之治也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①不为目②,故去彼③取此④。 【注释】 ①腹:肚子,比喻温饱安宁 ②目:眼睛,比喻耳目之欲 ③...

  • 共学《道德经》第12天

    共学《道德经》第12天2022年2月27日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

  • 《道德经》第十二章 为腹

    华夏传习书院~每日传习 ~经典永流传~ 《道德经》第十二章 为腹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 张咪318天寄语

    随感 【道德经】第十二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不去此。因此圣人只为饱腹不为耳目,所以抛弃后者,选择前者。放下...

  • 《道德经》注释-逍遥大魚 ༆第九章 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大魚注释: 月...

  • 《道德经》注释-逍遥大魚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

  • 为腹不为目

    突然对《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很有感触: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这句话王弼注为:“为腹者,以物养已;为目者,以物...

  • 为腹不为目《道德经》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注释-逍遥大魚 ༆第十二章 为腹不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kt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