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二胎政策一放开,大家就纷纷响应号召开始行动。一时间,连朋友见面打招呼的词儿都变了,从“最近怎么样?”变成了“最近准备要吗?”。我的一个想要二胎而不得的朋友,有一天,一脸哀怨地告诉我,一到晚上,她们那整栋楼就开始摇晃,我一口水喷出来……不是,有这么夸张吗?
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边真的冒出来一茬茬的老二。我对门的邻居生了老二,楼上的邻居生了老二,亲戚家生了老二,两个同事家的老二都能跟老大打架了,一时间,周围遍地是老二。
老二来了,带来了喜悦,但也带来了烦恼。
我的一个同事最近就很烦。前段时间,同事和她老公发现,他们才七个月大的老二,身上总是会出现伤痕,有的时候是浅浅的淤青,有的时候有指甲挠过的痕迹,刚开始他们都没在意,还以为是不小心磕了碰了。后来次数多了,他们就回去问孩子的爷爷奶奶,可是爷爷奶奶说白天带的好好的,还以为是晚上夫妻俩带回家后,不小心碰的。
直到前两天,同事才意外发现,原来老二身上接连不断的伤痕,竟然是他亲哥哥弄的。当她看见还在上幼儿园的老大,面露凶光地看着自己的亲弟弟,她说在那一刻,根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能形容她的震惊。她又心疼、又气愤,一把把老大揪过来,一边打一边骂:“你自己的亲弟弟你也下得去手,他那么小,你的心太狠了!”。老大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抱抱!妈妈抱抱!”。同事直接把老大提溜到别的房间,把他和老二隔离开,让他在里面反省。她老公回来后,她又把这事告诉了老公,这爸爸也是个暴脾气,把老大从屋子里拖出来又是一顿胖揍,一边揍还一边问,你再敢不敢了?!这次老大一声也没有哭,一直等到爸爸打够了,他站起来,做了一个让同事很心疼的动作——他把头仰起来,微微眨了眨眼睛,让眼泪又流了回去。
一个五岁的孩子,没有嚎啕大哭,却选择了默默流泪,他心里是有多悲凉!
图片来自网络你说问题出在哪?我们要二胎之前明明征得过他的同意。他当时也很愿意啊。同事很不解。
我摇摇头,他愿意是因为你们告诉他,给他生个弟弟陪他玩。你们没有告诉他,生了弟弟,妈妈照看不过来,会把弟弟带回家,而把他留在奶奶家;你们没有告诉他,弟弟会玩他的玩具,穿他的衣服,睡他的小床;你们也没有告诉他,你们会把精力分成两份,而且绝大部分给了弟弟,他再也得不到全部的关注……
你所谓的征得过同意,其实一个披着美丽外衣的骗局。
你可以闭上眼睛,让自己退回到五岁,然后重新来看待这个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你会看到什么呢?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小家伙,我不认识他。但爸爸妈妈好像很喜欢他,他们告诉我,我现在不是小孩儿了,我已经长大了,要照顾那个新来的。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他们直接去逗那个新来的,还给他带了玩具和衣服,而我却没有这些。爸爸妈妈全身心去照顾这个新来的,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陪我玩耍,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我只想说:“嘿,新来的,你从哪来回哪去行吗?”
可是,显然不行。所以,即使你家老大没有出现我同事家孩子那样极端的行为,他甚至会说他爱弟弟妹妹,他会一脸好奇地看着婴儿床里的小婴儿。但是,他一定不会无动于衷,他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的脾气变大了,有的不好好吃饭,还有已经不尿床的孩子又重新开始尿床了……
他们大喊大叫,潜台词是:“爸爸妈妈,你们看看我!看看我!我在这里!”他们不好好吃饭,潜台词是:“我也不会吃饭,快来帮帮我。”重新开始尿床,潜台词是:“我也是小孩,快来照顾我。”……
他们用这种方法来争夺注意力,迫切地要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哪怕因此遭到责备,但至少他被注意到了。
如果你读不懂老大行为背后的这些潜台词,不照顾老大的心理,那么他就可能出现更偏激的行为。
到底如何照顾到老大的心理问题呢?二胎或者准备要二胎的妈妈们,也许可以从下面的建议中得到一些启发。
- 和孩子聊聊,当初他的到来,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你们是怎样照顾他的。然后诚实地和孩子说说,新宝宝的到来,会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提前有个思想准备。
- 邀请孩子一起为新宝宝的到来做准备。比如,让他帮忙挑选新宝宝的婴儿服、玩具…总之,别让他当局外人,让他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
- 给孩子讲讲他刚出生的时候,有很多亲朋好友过来看他,并给他带礼物。新宝宝到来之后,亲朋好友也会像当初来看他那样,来看望新宝宝。但是因为新宝宝不会说话,所以邀请他负责帮忙接受礼物,并表达感谢。同时交代相熟的亲戚朋友,不要因为老二冷落老大。
- 把“我”换成“我们”。小宝宝哭了,不要说我去看看,你可以说:“你弟弟哭了,我们去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可以给他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给小宝宝唱歌,或讲个故事。并且及时肯定、鼓励他。
- 下班回家后,不要心急地直奔小宝宝,要先和老大打招呼,一起去看小宝宝。
- 护大不护小。发生冲突时,不要说:“你大,你就该让着小的。”其实,老大只是比小宝宝大,他也还是个孩子。一味偏袒小宝宝,小宝宝就会利用大人的偏私去欺负大的,老大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他们的冲突就会更激烈。平时要注意树立老大的威信,如果老大真的做错了,也不要当着小宝的面,横加指责。老大没有威信,他就不能真正理解“哥哥”的意义。只有老大得到充分尊重后,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护、谦让小的。
到最后啦,活动活动手指吧那个平时总也不活动的小拇指,今天就派它去戳中左下角的红心吧~~
相关文章
《摸准孩子的心理,说一遍他就肯听》 《摸准孩子的心理,他才能心甘情愿合作》
《读懂孩子的心理,你“偷懒”才能遇见更好的我》
网友评论
上面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啊,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把小家伙的委屈表达的淋漓尽致,连我都觉得鼻头一酸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