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要跟我提做家务了,我让他做家务,还不如我自己来得快。”这是在轻松父母培训中,一位家长听到要让孩子做家务之后反应。
紧接着其他家长也开始抱怨孩子,说孩子不听话,父母的吩咐根本不听,让他做什么他不做。不让做的事情偏偏又要做,父母训两句吧,孩子就哭闹和撒泼。
所以一听到回家要让孩子配合做家务,很多父母就打起了退堂鼓,觉得这个任务太难了!
其实不是这个任务太难了,而是父母以往让孩子合作的方式并不适用而已。
我随机问了几个家长,他们所谓的合作就是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去做,结果得到的不是消极应对,就是孩子反抗。
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开心地和父母合作,听父母的吩咐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合作的1个核心和2个基本策略。
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合作成功的核心
社会在发展,民主不是一个只喊的口号,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他们会越来越强调权利和平等。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合作不再是父母以权威角色进行吩咐,或者以自己的权利去命令,而是以相互尊重的,心甘情愿的彼此配合的双赢局面,是大家为了这个家更好,而共同进行的努力。
以家务为例,很多人都知道让孩子做家务的好处,因此给孩子分配了任务,比如洗碗,或者打扫卫生。往往我们分配的时候想象的很好,可结果往往让我们很失望,孩子不是没洗干净,就是弄得家里更乱了。
其实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发挥孩子的特点,没有尊重他的选择,而只是以自己的喜好和感觉,认为他可以做这个,然后命令他就要这么做,孩子自然不肯配合。
如果我们可以换一种恳求帮忙的说法:“宝贝,我太累了,你可以帮忙洗碗吗?”往往比“去把碗给我洗了”更能让孩子合作。
我家大宝现在上二年级,她非常希望我能接送他,可是我上班的地方距离他们学校有些远,如果一天四次的接送,我就几乎不用上班了,曾经为了接送他我只上半天班,后来工作忙了之后,我跟他商量这件事情。我先说了我知道他很希望我可以每天都接送他,这会让他感觉到妈妈的爱,然后我说了自己工作的难处。
大宝给我想了一个主意说,让我下午接他。可是下午接他也不太现实,因为他放学的时间,并不是我下班的时间。后来我们协商周五的时候我全天不上班,在家接送他。就这样在彼此相互尊重对方权利的情况下,通过合作我们愉快地解决了接送的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懂事得多,孩子的恰当的行为是通过我们鼓励而不是强迫他做出的,只要我们赢得他们的心,自然就能赢得他们的合作。
不过,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和孩子还是会发生不愉快和冲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
策略1行动来代替语言
我认识一个妈妈,学历高,口才好,平时特别民主,很爱跟孩子讲道理,结果除了被儿子嫌弃唠叨,就是被儿子说得哑口无言。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除了儿子还没有出现那个能辩论过她的人。
很多人都认为给孩子讲道理就可以改变孩子不良的言行,结果我们会发现这些语言大多数的时候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还会引起争论,辩解,反抗等行为。
以孩子上床睡觉为例,父母往往是到了睡觉时间,就开始温柔地哄孩子上床睡觉,孩子则会用各种情况拖延。最后父母失去耐心,采用强硬的态度,孩子则开始用各种借口耍赖,结果妈妈大喊大叫,孩子又哭又闹,一阵鸡飞狗跳之后,一切才能平息。
很多时候,父母老觉得孩子说话不算数,孩子过于难管,其实是我们用的方法不对。这个时候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语言。到了商定的睡觉时间了,父母可以提醒孩子时间到了,如果孩子不听,那么就需要温和而坚定的执行,提醒孩子当时的约定,并且执行约定。
我朋友家孩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插座,妈妈看到就会说不能玩,会触电的。妈妈老说,孩子则老是上哪里玩去,结果有一次不小心,孩子真的给触电了,幸亏发现的及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其实面对这件事情,妈妈发现之后,直接把孩子抱开就可以了。恰恰因为妈妈只是语言,没有行为,孩子不认这件事情有多严重,才有了后面的惊险。
生活中,我们明知孩子的行为不好,却总以为多提醒孩子注意点、小心点就够了。可其实,一百句警告的话语都不如一次温柔而坚定的阻止。只有你的行为够坚定,你的孩子才会愿意去学着遵守规则、戒掉坏习惯。
策略2主动退出
用行动代替语言的另一种方法是主动退出。
我家三宝很喜欢吃糖,老是缠着奶奶要糖吃,奶奶经常用吃糖牙会坏,要吃饭了不能吃糖等各种理由拒绝。然后我就三宝就开始发脾气,哭闹。奶奶开始还会命令地说:“不许哭!”结果往往是三宝闹得更厉害,最后奶奶妥协,把糖给了三宝。
被我发现之后,我直接告诉奶奶,不给吃就是不给吃,她哭的时候你就走开,她失去了发脾气的对象之后,自然会停止哭闹行为的。效果非常显著。
这个方法还可以用在孩子外出撒泼的时候,我家二宝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买买,到了超市之后,就走不动道了,这个要买,那个也要买。
我的做法很简单,你留下我走。三秒钟之后,他不跟上,或者耍赖的话,我会直接给他带回家,然后给他放到自己的房间去反思。
在公共场合,我不建议直接丢下孩子父母自己离开,我们可以把孩子带回家,然后退出。
无论是行动代替语言,还是主动退出,都可以有效引导孩子放弃发脾气和耍赖而寻求合作。这是通过父母改变自身行为,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容忍界限在哪里。孩子明白界限后,就会放弃冲突选择合作。
想让孩子听话,合作,我们需要真正地尊重孩子,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和他发生冲突的时候,用行动代替语言,或者退出冲突,这些方法听上去很简单,但需要父母花时间和精力去践行才能做得更好。
作者:张丽,三个娃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左手带娃,右手科普育儿,心理知识,喜欢读书,带娃,写作和爬山。我在爱家,爱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爱,分享爱。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心理干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