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一场心灵探索之旅。
比专业的心理咨询的书籍好读,因为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故事。
比通俗小说有营养,因为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深度解剖。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方法及心理知识,即便无意成为心理咨询师,对于探索自我,疗愈自我,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都大有裨益。
这是一本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写的发生在诊室的故事。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
一个叫约翰,四十多岁,事业成功的好莱坞制片人,他有着什么绕不过的心结?(主题:死亡)
一个叫朱莉,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主题:绝症)
一个叫瑞塔,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被儿女疏离,孤独绝望,声称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主题:痛苦的过去)
一个叫夏洛特,二十多岁,有原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主题:上瘾)
同时,书中还有治疗师自己,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主题:不确定)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
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
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是相通的
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
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
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为什么要找人聊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或大或小,或新或旧。
尽管社会在不断开放,一些私密的话题也不再是禁忌。
但关于精神层面的挣扎,人们却依然羞于启齿。
所有人的故事都是因为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
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
我们改变不了问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问题的态度。
当痛苦终于被言说,人们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勇气,去看、去感知、去信任。
【应该找谁聊聊】
当然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在一个小小的私密空间里
你可以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
你可以获得陪伴和倾听
你可以获得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人们接受心理治疗的原因】
没办法慢下来集中精神关注当下,而这就是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的原因。
人们想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但殊不知一开始导致他们情绪问题的,就是生活中太过匆忙的节奏。
现代人总是觉得如果做事不够迅速,就会损失一些时间。但面对省下来的时间又不知该怎么办,只能打发了事。
弗洛姆是对的,人们不会有多出来的时间去休息,或是联系朋友和家人。相反,他们总是试着往时间的缝隙里塞进更多的事情。
只要人们一感到孤单就会拿起一个设备来逃避这种感受。
人们长期处于受干扰的状态下,似乎丧失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也丧失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心理治疗的诊室似乎是唯一能让两个人坐下来,不受打扰地相处五十分钟的场合了。
【与心理咨询师应有着怎样的关系】
心理治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你和心理治疗师的关系,你是否“感到被感知”
为了避免“双重关系”之类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我不能为我身边的人提供治疗,也不能接受他们为我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中的关系必须独立存在,区别于其他关系,并保持距离,这就和其他临床科室的医患关系不同。你可以和你的外科医生、皮肤科医生或推拿医生一起打网球,或参加同一个书友会,但和你的心理治疗师就不行。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描绘的困境:“水啊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能解我焦渴。”
大多数心理治疗师都更愿意和善于表达的、有决心的、开放的、有责任感的来访者合作,这些来访者的情况改善得也更快。
【心理治疗师运用的技术】
心理治疗师运用的技术有点类似那种病人全程保持清醒的脑科手术——神经外科医生会在手术中不断确认病人的状况:你能感觉到这个吗?你能说出这些词吗?你能重复这句话吗?他们不断地校准与大脑敏感区域的距离,如果碰到某个神经,他们就会停下来,避免它受到损伤。
治疗师研究的是心灵而不是大脑,而我们也可以通过来访者细微的手势或表情来判断自己是否触碰到了某些神经。
但与神经外科医生不同的是,我们就是奔着敏感区域去的,小心翼翼地施以压力,哪怕这样会让来访者感到不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故事更深层的意义,而藏在核心深处的往往都是某种形式的悲伤。当然在到达核心之前,总要经过许多情节的起伏。
【心理咨询师询问什么问题】
我会让来访者尽可能详细地叙述她在过去二十四小时中的经历。这样我就能掌握来访者当前的情况:
他们与别人的关联性如何,是否有归属感;
他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构成是什么样的;
他们要担负什么样的责任,什么事会让他们感觉到压力;
他们的感情关系是平静的,还是激烈的;
以及他们会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事实证明,如果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掰开来,复述自己干过些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四个终极问题】
心理治疗的过程是极其特殊的,没有一种一刀切的方式能帮助所有人面对他们最深层的存在性恐惧——也就是亚隆提出的“终极问题”。
这四个终极问题是: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
死亡,当然是一种本能的恐惧,我们经常压抑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死亡的恐惧就会逐渐增加。我们害怕的不仅是死亡本身,而是那种消亡,那种身份认同的丧失,失去年轻的、有活力的自己。
我们要如何对抗这种恐惧呢?有时我们拒绝成长,有时我们自我摧毁,有时我们断然无视即将到来的死亡。
但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这本书里写道,我们对死亡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活得更充实,而且可以减少——而不是增加——我们的焦虑。
【人类如何作出改变】
如果说心理治疗是要引导人们从现状走向他们的理想状态,那我们就必须要思考:人类究竟是如何作出改变的呢?
“行为转变阶段模式”(TTM)理论。研究表明,人们通常不会像耐克广告语说的那样,或是像立下新年目标那样“说干就干”,而是更倾向于通过一个连续的阶段性过程来达成改变:
• 未准备阶段
• 犹豫不决阶段
• 准备阶段
• 行动阶段
• 维持阶段
这个阶段将会困难重重,因为人们想要改变的行为实际已深深嵌在了他们生活的肌理中,有成瘾问题的人(无论这种成瘾的对象是一种物质,是戏剧化,是消极的情绪,还是一种自我挫败的活法)都容易和其他有成瘾问题的人为伍。
【自身即地狱】
心理治疗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帮助人们对自己当前的困境负责。
既然问题是由别人或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外界的错,那又有什么必要去改变自己呢?毕竟就算自己决心去改变,外界也还是老样子。
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确实,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难对付的人。
但我们常常不能意识到:有时真正难相处的,是我们自己。
没错,有时自身即地狱。
【心理间隔化】
大多数人都是心理治疗师口中“不可靠的故事叙述者”。
不是说他们有意要误导别人,只是每个故事都有许多条线索,人们总是避开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吻合的线索。而来访者自述中所谓“绝对真实”的部分,也不过是基于他们在那个当下的观感。
这是一个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叫做“心理间隔化”。
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害怕——害怕被剖析,害怕被识破。
在经历痛苦的最初阶段,人们总是倾向于抨击他人或自己,让怒火向外或向内转化。
【此刻就是未来】
真相不会因我们的承受能力而改变。
我们最抵触的往往是我们最需要看到的东西。
心理治疗师经常都会谈论过去是如何影响现在的,我们的过往如何影响我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而我们也会在生命的某个节点意识到,必须放弃虚构关于美好过往的幻想。
改变和过去的关系是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却很少谈及与未来的关系同样也会影响当下的情况。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和对过去的理解一样,都会成为阻碍我们作出改变的绊脚石。
如果我们把当下的时间花在修改过去和控制未来上,还是会怀着无尽的遗憾被困在原地。
【害怕】
在心理治疗中也是再常见不过的主题了——那就是“排斥”。我们都会害怕被冷落、被忽视、被回避,最后变得丧失去爱的能力而孤独一生。
我们经常梦见自己的恐惧。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确实害怕很多东西。
我们害怕受伤。我们害怕被羞辱。我们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我们害怕孤单,也害怕牵绊。我们害怕倾听内心的诉说。我们害怕不快乐,又害怕太快乐(在这些梦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快乐而受到惩罚)。我们害怕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我们害怕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我们害怕身体抱恙,也害怕天降横财。我们害怕自己心怀嫉妒,也害怕自己拥有太多。我们害怕希望变成失望。我们害怕改变,也害怕一成不变。我们害怕意外会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或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害怕失去控制权,又害怕拥有的权利。我们害怕生命的稍纵即逝,又害怕死后的无尽虚空。我们害怕在死后无法留下自己活过的痕迹。我们害怕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沉默】
只有沉默才能让人们真正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交谈让人们必须不停地转动脑筋,从而安全地避开自己的情绪,但沉默就像是清空脑袋里的垃圾。
你停止用言语来填补空虚,就会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浮出水面。而当我们在沉默中共处,对于来访者来说可能是一片未知的、蕴含思想和情感的金矿。
【强迫性重复】
如果父母是易怒的人,那自己往往最终也会选择易怒的伴侣;父母有酗酒的问题的人常常会被爱喝酒的另一半吸引;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孤僻或挑剔,那他很可能也会跟孤僻或挑剔的对象结婚。这些都并非巧合。
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对待自己呢?因为这给他们带来熟悉的感觉,就像回到家里一样,但这会让他们难以分清,什么是他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想要的,什么又是他们儿时的记忆。他们不可抗拒地被那些人的一些特质吸引着,即使那些特质曾出现在他们父母的身上,并对他们的童年造成了伤害。
并不是说人们想要再次受到伤害,而是他们想要掌控一个童年时无法掌控的情境。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人的潜意识会幻想:或许这一次我可以通过和一个新出现的但感觉熟悉的人接触,从而回到过去,抚平很久以前的创伤
心理治疗师特里·李尔将我们这种因循守旧的行为解释为“我们将自己的原生家庭内化,成为我们人际关系中不断重复的主旋律”。
【反应与回应】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总是趋向于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也就是他著名的“快乐原则”),而弗兰克尔则坚信人们最主要的驱动力不是以快乐为导向的,而是趋向于寻找生命的意义
他写道:“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反应”与“回应”,前者是条件反射,后者是有意识的选择
正如弗兰克尔所说,即使是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我们还是可以选择如何回应。
我尤其喜欢弗兰克尔书中这样一句话:“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的回应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社会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在二十世纪中叶,埃里克森提出了社会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依然引导着心理治疗师们的思考。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模型只到青春期为止,而且重点放在对“本我”的讨论上。
但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侧重于个人在社会背景下的个性发展,比如婴儿如何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最重要的是,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贯穿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前后相连,而且每个阶段都有需要面对的冲突和危机,只有度过前一阶段的危机,才能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这八个阶段分别是:
• 婴儿期(希望)——信任/不信任
• 幼儿期(意志)——自主独立/羞怯怀疑
• 学龄前(目的)——主动/内疚
• 学童期(能力)——勤奋/自卑
• 青少年(忠诚)——同一性/角色混乱
• 青年成人(爱)——亲密/孤独
• 中年成人(关怀)——再生力/停滞
• 老年成人(智慧)——自我实现/绝望
【人格障碍】
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罗列了十种人格障碍,这本临床心理诊断的“圣经”将这十种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群:
A群 (具有古怪、奇异、反常的人格特质)
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
B群 (具有戏剧化、不稳定的人格特质)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
C群 (具有焦虑、恐惧的人格特质)
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门诊最多见的是B群患者。
有信任危机的(偏执型)、孤独的(分裂样型),或是性格古怪的(分裂型)通常不会寻求心理治疗,所以诊室里很少见到A群患者。
而那些不愿与人产生关联的(回避型)、行为无法像成年人一样的(依赖型),还有严重的工作狂(强迫型)也不太会想到要寻求帮助,所以诊所里也不常见到C群患者。
B群中的反社会型兄弟们通常也不会来找我们。但当人们在感情中遭遇困境,像是陷入了极度的情绪化(表演型或边缘型),或是嫁给了像约翰这样的(自恋型),那倒是会找上门来求助。
顺便一提,边缘型人格通常都与自恋型人格为伴,这种搭配在伴侣治疗中很常见。
大多数心理健康从业者都认为人格障碍是不可治愈的
人格障碍是自我协调的,这就意味着行为是与行为人的自我概念同步的,因此有这类障碍的患者会认为是别人在给他们的生活制造麻烦。而情绪障碍是自我不协调的,所以此类患者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痛苦。
【心理免疫系统】
生理上的免疫系统会帮助你的身体在受到外界侵害时及时恢复,同样,你的大脑也会帮助你从心理打击中恢复过来,这就叫做“心理免疫系统”。
哈佛的研究员丹尼尔·吉尔伯特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挑战时——无论是遇到毁灭性的灾难(比如自己变成残疾人,或是失去所爱的人),还是一些生活中的难题(离婚,或是生病)——都比自己预想中的要表现得好。人们以为自己不会再笑了,但他们还是会的。人们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了,但他们也还是会的。他们会去买东西,去看电影,也会做爱,会在婚礼上跳舞。他们会在复活节时暴饮暴食,再在新年里开始节食。所有日常生活都会照常进行。
【关系即成长】
我们生命中经历过的各种关系都不会真正结束——哪怕你永远都不会再见到对方。每一个你亲近过的人都会活在你的内心深处。过去的爱人、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不论他们是活着还是死了(不论这“死”是象征意义还是字面上的意思)——有意或无意间,他们都会唤起一些记忆,而且你常常能从他们身上看出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和别人相处的。有时你会在心里和他们交谈,有时他们会在梦里和你交谈。
无论爱与被爱,总免不了要面对失去,但知道有可能要失去,和害怕失去是两回事。
我们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