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难得明白

作者: 玉壶丹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09:06 被阅读102次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还未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便被时间推到了四十岁的门槛。

    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说女人的悲哀莫过于,二十岁该懂的道理,三十岁才懂,三十岁该懂的道理,四十岁才懂,永远比别人慢一拍。读到它,我心有戚戚地对号入座了:呃,这不正说的我么?

    在许多人眼里,我一直就是欠成熟的。譬如,父母觉得,我太过实诚,性格内向,于人情事故完全不通,所以混社会才那么挫败!别人家的女儿,虽学习不及我,却嘴甜会来事,故而嫁得好。一听到这些说词,我很来气,同时又倍感委屈!

    小时候,父母和中国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只看成绩,不管其他。我似乎不曾向他们敞开过心扉,只晓得要听话,不给大人添烦(家里已经有一个令父母头疼、经常惹事生非的大哥了),这样才会得到青睐和赞赏。我也很努力地想活成他们期望的样子。在学生时代,我勉强算是给他们长脸的。尽管和那些学霸堂亲们比,我自愧弗如,但与身边众多不爱学习的同学比,却是出众的。我一度也陶醉在自以为优秀的假象中,仿佛未来前程似锦。最终,幻想还是破碎了。二十年后的同学会,昔日的差生们,却混得风生水起,甩我几条街。曾经的唯成绩论,如今看来甚是荒谬!或者换句话说,我其实并不真正地优秀。

    我的性格,不可避免地会受父母的影响,继承了他们的优点或缺点。一方面,我举止温和,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另一方面,内向自卑,清高自傲,胆小怕事。隐隐觉得,人的性格中某些因子是天生的,比如善良,我以为自己天生就有;可有些,如自卑,却是后天环境影响的。

    记得自己儿时,在许多事情上都是充满信心,甚至是胆大的。父母不知道(那时多子女家庭的孩子都是放养的),我在外头玩耍的时候,爱唱爱跳,爬树下河,连男孩子玩的项目也会尝试一二(如从两米高的围墙上跳下地,毫发无伤)。学校篮球架的铁杆,我经常爬上顶,玩倒挂(如今借我一万个胆也不敢上去了),不担心会摔下来。仅有一次,我坐在低杠中央,两手放空,甚是稳当,正为此洋洋得意时,被一个初中生使坏地蹬了一下杠底,摇晃之中整个人重心不稳地摔下来,也没因此不敢再碰它。可以说,只要我有把握做的事情,没有不成的。为什么渐渐地胆小、自卑、不自信了呢?感觉是一点点地蜕变的,这自然与父母脱不了干系。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某次和左右邻居的孩子们一起玩捉迷藏,轮到我蒙面去捉时(这种游戏不是我的强项,内心其实很慌,好怕自己许久捉不到人),真的跟瞎子一样,听觉极不灵敏,半晌捉不到一个,额头都急出汗来,正好那时老爸和哥哥们从楼上阳台往下看,见我如此笨拙,十分恼火,冲我喊笨蛋、蠢货。当大家被大人们喊回家吃晚饭时,我扯下蒙面的纱布,眼眶里泪水在打转。虽然年纪尚小,我却是极好面子的,大庭广众之下被家人那样贬损,心情不是一般地糟糕!从此,对这类群体游戏,我是排斥的,因为耳边常常不由自主地会想起那些嘲讽之声。我害怕出丑,更怕被人讥讽嘲笑。

    高三复读之前,我未曾离开过父母。父亲是老师,母亲是学校职工,我们住在学校,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我的那些父母不是老师、住在校外的同学们,早早学会了骑自行车,方便自己或载弟妹一块上学。而我,却始终不会。不是胆小不想学,事实上有段时间我甚至连做梦都是骑自行车飞驰在校园的大道上(奈何梦与现实是反的),如此强烈的愿望之下,我还是没学会。因为,老妈和哥哥在大操场只教过我一次,几分钟不到便失去耐心,骂我蠢笨,说别人家的娃不用教就自己骑上路了,而我是朽木不可雕!我十分惶恐,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人人一学就会的自行车,我竟然无法速成,似乎真如老妈说的,跟老爸的姐妹(我那两个姑妈)一样手脚笨拙。由于自行车、摩托车都不会,尽管后来我考到了驾照,却也不敢上路,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操作能力就是不行,远不及别人灵活。

    父亲是文革后恢复高考读的大学,毕业后为了母亲和我们兄妹仨农转非,才到一所子弟学校教书。学校里正经科班出身的老师极少,父亲属于凤毛麟角类,和那些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比,有清高的资本,况且他是真材实料。我们既清楚了学校那些所谓老师的底细,对比之下,难免会自负。尽管我们没有父亲的才学,却不妨碍我们对那些拍马溜须之流的厌恶和鄙视。父亲本就是内向之人,又不屑逢迎上头,自然与当官无缘,一辈子就是普通的高级教师。为此,多年来也没少受母亲的数落。我不否认,曾无比痛恨过这所待人不公的学校,也十分渴望逃离。

    而真正的遗憾,是父亲对我们兄妹仨教育的短视,太过放任,远不及他的兄弟们。毕竟,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生活的学校可以为教工子弟解决就业问题,读书好坏并不影响日后招工。何况,那样薄弱的师资力量,根本也培养不出什么大学生来,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而我的那些叔叔们,没几个上大学的,工作单位也不好,故而对子女的教育很上心,相对来说我的堂兄弟们的教育资源比我们要好很多。我的两个哥哥,在不良学风的影响下,都只勉强混完初中,一个招了工,另一个上了技校回来也招了工。而我的堂兄弟们,个个都是学习尖子,后来都考的重点大学。这样大的差距,对父亲而言,打击可想而知!于是,才仓促决定抓住我这个最后的希望。

    其实已经晚了,我小学成绩不好(尽管我很乖不惹事,对学习却不上心,满脑子都是玩、玩、玩,父母又无暇管我),数学尤其一塌糊涂,升学考试居然不及格!本人不愿留级,加上父亲的面子,我以插班生身份上了初中。俗话说"知耻而后勇",我再贪玩无知,也明白插班生意味着什么!自己和同学的差别,俨然临时工和正式工,我的自尊心被深深地挫伤了。终于,我开始懂得遏制贪玩的心,知道必须发点奋图点强,好让自己尽快"转正"。我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经常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去问同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初一期中考试成功逆袭,击败众多留级生,一跃至前三名。这里,不得不感谢一下初中的英语老师,不愧是科班出来的,让我在英语单科上稳居霸位。我从学渣到学尖(学霸不敢当,我有自知之明)的转变,让父亲看到了希望,以为我是可造之材。

    然而,我心知肚明,自己不过是单科成绩好而已,要命的数理化是很糟糕的。老爸是高中数学老师,我数学从小学就是一团糟。如果,父亲从小重视我的弱项,及时补差,或许我不会连升学考试都不及格。小学基础太差,初中很吃力。尽管考试成绩在前列,我知道是托文科尤其英语的福。到高中,碰上不喜欢的老师,我引以为傲的英语也退步了。反观自己的学习生涯,唯一让我自信的学科却是历史(纯粹是兴趣使然)。可惜,兴趣是不能当饭吃的。

    父亲对我学习的重视,不在于辅导,而在于成绩单。为了学习,我放弃了玩乐,成了大家眼中的乖乖女和好学生,可是我清楚自己底子薄,成不了堂兄弟们那种从小一路开挂的优秀生。大家只看分数,不理会我的内心挣扎。考好了,一片赞声,我则沾沾自喜,考砸了,疾言厉色,我则泣不成声。初中、高中时代的我,既孤单又无助,更压抑!没有多少推心置腹的好友,却有无穷无尽的成长烦恼。是的,我很累!

    我承载着一家人光耀门楣的期望,却又深知自己的能力,心理素质极差,偏激爱钻牛角尖。有时会怨父母,为什么不让两个哥哥奋斗,而让我负重前行?父亲一而再地在我跟前说起他的侄儿们学业厉害,要我以他们为榜样,却不知我心底有多恨他们,因为清楚自己只能望其项背!天知道,那时的我,有多厌恶从小到大都不曾离开过的学校,厌恶那些我瞧不起又摆脱不了的所谓老师(如今看来不少都称得上渣师),厌恶与我们家不合纠纷不断的邻居。

    第一次高考,失利了。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复读。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我去了老爸曾经就读的重点中学复读,历经了一年的集体宿舍生活。人人以为我是吃不了苦的弱小姐,想不到我却表现出令人刮目的独立。那是我高中生活里最开心的一年,成绩居中,人缘不赖,有人喜欢,有人妒忌,也有苦涩的暗恋。第二次考,分数仍旧不理想,我已经没有再搏的勇气了。

    为了省钱,我和父亲商量着填了一个二本院校,自费的(那时候,高校扩招未大规模展开,大学的门槛尚高)。依我的分数,只能上专科,并且极有可能和父亲读同一所大学。我很害怕被父亲曾经就读的大学录取,那意味着将来毕业我可能又会回到我生活的学校(在当时急切想要逃离学校的我看来,那不吝于一场噩梦),等于在外头转了一个圈又回来了。这是我无法接受的!而父亲,也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庆幸的是,我被那个自费的学院提前录取了。你以为这是我的幸运?哦不,这是将我推向更深自卑的地狱(此处省略细节,待改日详述)。不是每个人的大学时光,都充满了青春与浪漫。而我的,尤为酸楚!非但没有释放个性,反而比高中时代更抑郁,痛苦不减反增,自信丧失殆尽!而毕业即失业,找工作不顺,完全悖离了家人的预期,亲人的谩骂、羞辱,一度让我有轻生的念头。

    写到这里,我仿佛又将往事过了一轮电影。难得的是,我的心情并没有波浪起伏,反而十分平静,似乎在回顾一个熟悉的人的成长历程。大概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又经历了那么多风雨,真的会看淡许多事情吧。

    在我不知道原生态家庭这个词之前,我一直如困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人生会有如此多的波折?难道真的是母亲时常抱怨的命运不济?可我并不太信命,隐约觉得是性格所致。而我性格中的种种缺陷,又是怎样形成的?父母一付与己无关的姿态,仿佛都是我自己造的!每每我听到他们对外人的褒赞及对我的贬责,就怒不可遏,难免会与之针锋相对,无非是想为自己争回点颜面。这样做,其实是伤人伤己,让我常常懊悔的。

    通过公众号文章,我知道了原生态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塑造的影响,老实讲,有种如释重负、为自己的失败找到标准答案般的窃喜:原来我身上那些臭毛病,都是缘于父母。再细思一下,没错哦,许多都是他们的复制。哼,真正是被他们害惨了!可是,很快我又读到新的观点,比如不要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原生家庭,二十岁以后,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成年人应该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学会与原生家庭和解。顿时,我感到无比羞愧了!为自己明明可以跳出困境却贪图苟安,总是幻想奇迹发生,上帝派人来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不敢也不去做任何尝试!为自己明明不甘平庸,却一直拒绝成长,拒绝改变,硬是要将自己装在原生家庭的套子里!别人的轻视,嘲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己的一成不变、不思进取。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我实难苟同!读过那么多奇葩的人和事,我知道它的荒谬。冷静分析一下自己的父母,并不属于自私自利类,反而是对子女呵护过度、不吝付出的。他们不完美,缺点不少,爱的表达和方式也不明智,简单粗暴,我对他们有过恨,更多的是痛!原来,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年过花甲的老人,和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改变自己的思维,谁更容易做到呢?自然是后者。这些年来,父母不能说毫无变化,只不过是缓慢的。我好象不是那种擅于对他人评头论足、气势咄咄的类型,做不到对父母随意指摘。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也承认父母的话不无道理,但要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却非一蹴而就的。我常常是痛苦的,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真正的独立,要时时与自己的惰性斗争,坚定地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走。

    这样的觉悟,对于不惑之年的我而言,是来得太迟了!我知道,许多聪明的人们,早早就参透了,并努力使自己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困扰,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古人不是说,朝闻夕死么?曾经固步自封的自己,如今能坦然面对一切,艰难而痛苦地想要修正自我,也是一件幸事。这正是应了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惑之年,难得明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m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