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宝妈们在聊天,聊的最多的是关于孩子的话题。
基本都在说自家的孩子多么折腾人,多么烦人,多么难带。例如:自己带一会儿,血压立马飙升;有一点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撒泼打滚;到朋友家,孩子扒拉扒拉这,扒拉扒拉那,搞得一团糟;出去玩儿,不好好走路,划人家的私家车等等。
然后很多宝妈就忍不住骂孩子,更是一言不合就开打。一是想拿孩子撒气,二是想通过棍棒教育改掉孩子所谓的恶习。

孩子刚出生时,我们得知孩子四肢健全、不呆不傻,就感觉很满足、很幸福。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直到孩子不堪重负。
我们都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性格。
我们更该知道,孩子现在所表现出的不乖巧、不听话,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就是所谓的“熊孩子”),也是因为父母某些方面做的不到位造成的。
比如,父母对孩子很专制,经常打骂,那么孩子虽然在你面前表现的很乖巧,但他会通过别的途径发泄,例如欺负比他弱小的孩子或者小动物,还会表现出多动症,焦虑,仇视,故意搞破坏等,他的内心是自卑的、冷漠的。

“熊孩子”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缺父母作为好榜样,缺父母合理的引导,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你认同吗?
可以理解为,孩子是好孩子,只是有些做法比较熊。而且孩子一切熊的做法和表现,是在承受因父母的不当行为对他们造成的影响,还要被迫承受父母的责备和惩罚。
那怎样才能把熊孩子变成好孩子呢?
父母一定要身体力行,做一个好榜样,也就是做权威型父母。要对孩子提出要求和未来的期许,更要关爱关怀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多与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
只要你真心想改变,能让孩子看到你真心要改变,那孩子在几周内或者几个月内,就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