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很多,能扛事的人太少。作家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有很多优秀者,但很少有能抗得了事儿的人。 ”
能扛事,其实是一个人最底层的能力要求,比如心里永远有股力量,支撑自己或一个家活下去。作家杜拉斯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户住在铁路旁的人家,由于长期拖欠水费,自来水公司停了他们的水。一人在家的女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一整个下午,她没办法给孩子们洗澡,也没有水给他们喝。做临时工的丈夫下班回家后,全家人离开住所,走向不远处的铁轨,一起卧在铁轨上被轧死了。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让你的世界天翻地覆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扛得住。小到一次偶然或意外,大到一场大病或自然灾害,如果你扛住了,那么多年后这些经历都是下酒菜,不幸没有扛住,过往与未来都是一场空。能扛事并不是毫不畏惧,而是你明明感到焦虑或痛苦,但仍愿意迎难而上,从不会轻易一了百了。在低谷与绝境之中,从不放弃希望,在接二连三的打击面前,仍有信心和力量。
1996年,马云到北京推销自己的“中国黄页”,纪录片《书生马云》记录了这个年轻人的经历。身材瘦小的马云梳着八分头,背着一个黑色单肩包,敲门找人,逢人便讲,“我是来推销中国黄页的。”但没人听得进去他的宏图大业,有个编导干脆跟记者说,这人不像好人!吃了无数个闭门羹的他坐在车上说道:“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了。”这句话并没有落空。后来他改变了互联网和人们的生活,成为了最知名的中国企业家。但这一路以来只有北京曾这样“伤害”他吗?2000年资本寒冬,为了团队更好的发展,他忍痛裁掉了很多员工。裁员之后,马云曾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哭着问对方:“我是不是个坏人?”这样的落魄不止一次出现在马云的创业路中,倘若他在其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倒下,就不会有今天的他。如他自己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历史和时代给过每个人机遇,也许我们曾抓住了那点光亮,却无法一个人抗过必经的黑暗,才徒留遗憾。没有人生来特别能扛事,每个人都在自己人生课题之中,寻找成长最快的答案,直到在社会摸爬滚打之后,才明白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是能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