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期间的晚自习,照例是比较不安分的。
晚上七点,一进教室,看到请假没来的一位同学桌子上一片狼藉,本子掉了一地,桌子上的书本也乱糟糟的。
再看整个教室,地面也不干净,今天早晨和中午的垃圾也没及时倒掉。
一问,原来扫地、倒垃圾的同学请假了。
各负其责也倒没错,但是缺了一份互助的温暖,也少了一份维护集体环境卫生自觉,班干部的责任心不强也在特殊时期有所暴露。
只能说,大半学期的教育引导是不彻底的,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心是缺失的。
心里长叹一声,再次劝自己,算了吧!如今的学生大都如此,我又何德何能可以扭转大局呢?不如多一份体谅,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们。不是说要对现在的学生降低标准吗?
好吧,那就再次宽容。再说批评也用不上,拖地的同学只管拖地,地上有垃圾那不是人家的事啊?
而这劳动安排表是人家孩子在小学初中就习惯了的,开学初再三调整,人家孩子都觉得扫地、拖地、倒垃圾的要分工明确,各干其事就好。
结果就是,扫地的只扫地,拖地的只拖地,倒垃圾的也一样,我只做我分内的事,其余的连看都不看一眼。
好吧,这或许是时代的进步,咱不能当老顽固,尊重放在第一位,且看他们如何各负其责。
尽管如此,现实面前,还不得常常随机调派。说好听点就是大家要互帮互助,谁都有请假的时候,谁也都有忘记找人代替自己劳动的时候,所以该谁劳动却没来的,其他同学能帮就帮帮忙,下次他来了也会帮你。
这话有点效果,但也经常无效,比如考试期间,座位不一定在本班教室,忘了劳动也是常事,班干部找不到人也是有的,老师提前要开会,也没办法督促。靠自觉?还真靠不住!
闲话少说,就拿这次来说吧,在教室的都没错呀!人家把地拖了,尽了自己的责任。至于地面还有垃圾,垃圾桶没倒干净,那不是我的事。其他同学呢?又没轮我劳动,我凭啥要帮?再说考试呢,天气又冷,我在家里都没这么勤快的,还让我帮忙?没心情!
有错吗?没错,那就是老师错了。然后安排同学,先把卫生收拾干净了再说,这样的环境你能坐的住?
最主要的,是我自己也动手扫地。你们考试累了,那就老师来做卫生。
还好,有几个有眼力劲的,在老师面前立刻行动起来,动作麻利,很快把本身也不多的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
接下来,咱还不能批评,得夸呀!得利用这个契机再引导啊!哪怕一次次收效甚微,哪怕努力大多白费,咱也得继续努力啊!
于是,从“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说起,说到互相帮助,彼此操心,换来和谐氛围,充满爱的环境。再从帮同学劳动也是活动身体说起,联系到多劳动有益健康,还能锻炼四肢的协调性,甚至因此保持了好状态,拥有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可谓苦口婆心,絮絮叨叨,还好,人家听得算是认真,眼里有认同,神情是接受。
谁知道这份效用能延续几何呢?只是感觉当下一片祥和,而且因为我的语重心长,还触动了某些同学纯洁善良的天性。
呵呵,不过,也许只是感动了我自己!
但是,如果连这份感动都没有了,剩下的是不是只有寒冬的冷瑟与漠然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