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训练营最后一天,昨天没有更文。想想无法完成21天全勤了,不过还是决定购买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
原因无他,昨天写不出文是因为没有素材,积累不足。而没有素材反而去放弃一个更大的素材库,那岂不是固步自封了?(我觉得我的自辩无懈可击了)
购买之后,我留言到:
我想通过你的视角,来探索这个世界。希望它会变得更清晰,可攀岩。
在我真正仔细、反复阅读了几遍之后。我才理解李笑来老师的专栏为啥只有文字版。如老师所说的,他的文章真的需要只字只句的读,可能还需要读好几遍。这不是个例,而是大多数人都要这样读。
我忘了以前的哪本书混肴了我,书中说人可以分成两种:一是听觉型,二是视觉型。听觉型的人看书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视觉型的人在听取信息的上,也很不容易把握重点。
然后我就一直傻乎乎的相信了,听书、听罗辑思维。我这里不是贬低听书、听罗辑思维,反而我本人觉得它是特别有趣、还非常喜欢听。不过现在我相信,人根本没什么听觉型和视觉型之分。除非你有感官障碍,或者是特殊训练。不然不论是听,还是看,只学一遍,全部都是浅尝搁置。
在我反复看了两三遍李笑来的第一篇文章时,我发现我写下来的东西,和我看第一遍认为重要内容完全不一样。而且第一遍我根本没有搞懂里面的框架结构,不清楚这篇文章的线是啥?
如果第一遍时我记笔记,一定是像以前课程上记录一大堆的金句、方法。从头到尾都觉得是重点,却找不到最重要的一点。
幸好李笑来老师的文章不长,多看几遍,还是很容易弄清楚的。记下来的笔记也变得条理分明,主题明确,逻辑链条清晰。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2546/71688e927f810d2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2546/bb3741723148248b.jpg)
推此及彼:关于以前我听过课上的内容,看过的方法论书籍。想要真正理解课程上的框架,逻辑链,不去照抄PPT上的金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几遍,多看几遍。
可能会太长太枯燥,不如一起去学《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