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深知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主角,不能喧宾夺主,而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充其量也只能当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
可即便是这样的角色分配,也没有带给我丝毫失落的感觉,反而更加欣慰和满足于孩子们创造的一次次课堂惊喜。
记得在前几天的一节数学课上,当给学生讲解怎样读中间连续有零的大数时,我试着让学生回答:“3005这个数怎么读?”
一位女同学信心满满地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这个数应该读作三千零零五。
显然这种读法是错误的,但我没有及时给她纠错,而是把机会留给其他同学。于是我继续面向全班同学问到:有不同意见吗?
这次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他们之间面面相觑,却相对无语。因为孩子们太熟悉老师说话的语气了。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是错误的。但他们又不确定正确的读法(因为这是新授内容)。孩子们顿时陷入沉思中。
这时我用鼓励的语气讲到:孩子们,读错也没关系,只要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就是好样的。这时,有个别同学又缓缓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会儿,不少人陆续举起了手。
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回答:老师,我认为3005应该读作:三千零百零十五。
“我有反对意见!”
“错,不可能这样读。”
“为什么?”我顺势问道。
一位男同学腾地一下站起来迫不及待地说:“老师,如果中间有三个或更多零时,我们都要读出来,那多费劲呀!”
“是呀!”
“就是呀,不可能都读出来。”其他同学立刻跟着附和道。
这时得趁热打铁,于是我继续追问到:那你觉得这个数应该怎么读?
这位男同学想了想说:因为这个零占了数位,不读是不行,但读多了也不行,干脆只读一次吧,所以读作三千零五。话音刚落,我习惯性地为孩子竖起了大拇指,随即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课堂结束时,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我都给予了鼓励与表杨。我们要相信学生,给他们创造表达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更能激发他们认真思考问题的热情。
看似很难讲解的知识,看似即将要冷场的课堂,因为老师的一句点拨或鼓励,可以让孩子们激情复燃,灵感再现,课堂效率顿时出现大反转,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多么令老师感动的场面。作为教师,此时此刻,感觉真的很欣慰,我们乐享这样的温馨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