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咖写作为生,非常惭愧,和大家们相反,我用工作养写作。
97年,我顺利进入当地一所学校,成为一名老师。工作之余,我喜欢写写小豆腐块,偶尔因为编辑老师的鼓励,发表一两篇拙作。
正是因为这样的小惊喜,培养了我对写作的浓厚兴趣,我开始用工作养写作。没想到这一养,就养了22年。若是腹中的骨肉,该也有22岁了!所以,大家应该非常能理解,我对写作的喜爱。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生活方式比较单纯,每天下班,就泡在学校的阅览室。有一次无意中看到《青年作家》的杂志,立刻被杂志精彩的文章吸引。在大量阅读优秀作品的时候,我喜欢背诵、摘抄、仿写里面的优秀句子。
有一次,我在《青年作家》杂志上发现了一则征稿启事,那是我第一次开始尝试写作投稿。
投稿的惴惴不安和满心期待,相信每个对写作有梦想的伙伴都深有体会。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如果没有用稿也没关系,我可以继续努力,因为我可以用工作养写作。就这样,以一种平常心,我在写作、投稿、痴人说梦的写作路上,悄无声息地行走。
投稿石沉大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半年,终于有一天,在我向《青年作家》杂志社第十一次投稿的时候,收到了编辑老师的用稿通知和回信,那一次的稿费是18.3元。当时我的月工资是285元,但是这笔稿费给我的惊喜远远超过了285元。我想也没有想,将那张珍贵的汇款单夹在笔记本里,直到它被磨损、被日子浸染成斑驳的黄,它一直是我心底最厚重的财富,在那些极度贫苦的日子,我都因为它的存在,内心富裕。
自从那次被用稿,我用工作养写作的兴趣更加浓烈。
那时候开始,我意识到希望写作优秀,离不开阅读。我深有体会,我的小进步离不开我经常泡在学校阅览室,也离不开《青年作家》这本杂志对我的深远影响。
想想也很有趣,那时候工资285元,我居然订阅了《青年作家》、《瑞丽》、《故事会》等书籍。每月到了杂志送到的日子,收发室的阿姨一声吆喝,我就兴冲冲从楼上跑下来,细品新书的墨香。
如果伙伴们也希望自己写作优秀,从现在开始,记得补充做一件事情。每天习惯阅读,习惯对阅读的内容按照阅(阅读的书名、篇目、章节)、录(对阅读内容的摘录)、思(对阅读内容中主要人物、情节、思想等的思考)、修(阅读的文章对自己的启示和感想)四个部分细致阅读文章,这样对大家的写作提高一定有帮助。
虽然我一直用平常心对待写作,大概写作被我的工作养“家”了,有一次,它给了我一个极大极大极大的惊喜和回报。
2003年,工作之余,我应邀参加了由当地作协组织的一次丛书编写。那本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量也还不错。那一次,因为作协几位老师的鼓励,我只是交了一些个人的文稿,从事了系列文字校对工作。本以为是一次学习机会,只是做了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没想到新书面世后,我居然收到了几万元的费用,还有一本印有自己名字的书籍。
这件事,更加激起我用工作养写作的热情。
2013年,我因为多次投稿当地一家报纸的教育专版文章,受该报社的总编邀请,利用工作之余,担任了该报纸的教育版文字编辑。那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很大程度上训练了我对文字的锤炼、文章的主旨、文字的表达方式、文章的风格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记得有一次,有一篇特殊的投稿。一个名叫曹菁的单亲家庭的小女孩,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写了自己的各种心情。我惊叹一个孩子丰富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她辽阔的想象力,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把她的稿件选用了。
在排版工作全部结束后,我把专版初稿交给金总编审稿,特别交流了我对曹菁那篇文章的惊讶。
金总编安静地看完我的排版,对我说,“小双,曹菁这篇文章确实想象很丰富,文字确实非常优美,结构确实也比较完整,对于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确实让人惊讶。”他说完抬头看着我,“但是,这篇文章我建议你换一篇。”
“为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脱口而出。
“小双,你记住,我们是编辑,我们应该对读者负责,我们应该选登对读者有帮助的文章,这篇文章一切都好,你再仔细看看文章的风格、立意和它的特殊对象?”
后来我仔细阅读了孩子的文章,深深理解到金总编的寓意。的确,孩子的写作语言是非常优美,但整篇文章渗透的都是忧伤、痛苦、痛恨、失望……我是教育版文字编辑,我不能让孩子们因为读了这样的文章,都沉浸在这样一种悲伤里。
我果断地换了一篇文章,这件事情给我的启示也非常深刻。
各位喜欢写作的伙伴们千万记住,我们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该栏目或者该平台需要什么类型的文章。假如我们不事先了解这些,就算我们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与上稿无缘。
很多大咖通过写作把自己养的非常好,我用工作养写作,算算也有22年了,期间的悲喜化作文字,陪我走过了青春四季。
愿文字赋予每个喜欢它的人一生淡定,两情相悦。
网友评论